“新衣锦还乡” 哪些人开飞机回家过年?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2 08:27:58

  春节将近,一则“开飞机回家过年”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不用堵在路上,不用经历抢票,直接开飞机就能到家,体验简直太好了。

  据媒体报道,常年在浙江温州经营农庄的许先生在今年选择了开直升机回家。许先生介绍,由于成本和报备审批问题,他先是将直升机由专业车辆从浙江运到广西百色西林县其妻子娘家附近,再开直升机回到50多公里外的老家,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飞行只需要20分钟。

  许先生称他的飞机是在2023年花费200余万元购买的二手直升机,飞行前考取了飞行驾照并提前向主管部门报备并申请了航线。

  开飞机回家的飞行教练居 多

  今年35岁的王磊是安徽的一名飞行教员,开飞机对他而言,早已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基本每天都会在空中度过几个小时。

  从他工作的六安到老家亳州,260公里左右的路程,开车要3个半小时,开飞机则只要50分钟。“我老家门前就有一个飞行营地,可以直接降落在那里。”

  不仅是春节,平时他也经常会开着飞机回老家,也会经常带着自己7岁的女儿一起飞行。

  王磊说,“我驾驶的是国产飞机,它有120升的油箱,用汽油加满油的话可以续航1200公里,最大的飞行高度可以到4500米,飞行速度大概在200公里每小时左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梳理社交媒体发现,除许先生外,大多数发视频称自己“开飞机回家过年”的人都为飞行培训从业人员。2月8日,湖南一名飞行培训教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马上也要开飞机回家。

  王磊说,像开飞机回家这种情况需要提前大概一周向主管部门进行航线的申请。他告诉记者,航线的申请较为方便,个人可以申请,但大部分情况都是通过通航公司进行申请。一般来说有固定的申请模板,填好信息后,分别向军航和民航的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几天内就会有审批结果出来。航线审批通过后,就可以正常起飞。

  “开飞机”仍是小众行为

  如今“开飞机”在互联网上的热度有所上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个人考取飞行执照,进行飞机驾驶的比率有所上升,但这仍然是一种极为小众的行为。

  王磊所在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提供飞行执照的报考培训,他告诉记者每年考执照的人数都会有所增多,但总体来说,人数并不多,还是比较小众。“(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名下一年有20多个学员毕业,整个公司有50多个学员毕业。2022年的时候,我们整个公司学员才20多人,2023年就增加到了60多人。”

  王磊说,其公司的顾客群体主要有两类人,一种是为了圆自己的飞行梦,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想去考一个飞行执照,可以带着亲戚朋友或者是自己孩子去开飞机,满足自己儿时的梦想;另一类人是以就业为主,想要考取了飞行执照之后去做飞行培训类的工作。

  王磊告诉记者,学习飞行执照需要花费不菲的成本,固定翼运动类飞行执照费用需要7.8万元,大概一个半月就能够完成培训,完成相应的考核之后,就可以拿到飞行执照。

  四川一家航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两年个人学习飞行执照比较火爆,报名学员的人数增长率每年大概在40%。他表示,考取固定翼运动类飞机驾驶执照的话,需要学习30小时的实操、20小时的理论,大概花费在6、7万元左右。而考取直升机驾驶执照的话,价格则几乎需要翻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毅达

  朔尔茨说,皮斯托留斯是一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拥有丰富行政经验,多年来参与制定安全政策。“他有能力、魄力和气度,正是领导军队渡过这个变革时期的恰当人选。”

  演员们也为讲好这个中国科幻故事付出努力。饰演常伟思的林永健说,这是他从艺以来遇到在台词方面最有挑战的一部剧,“这里面有很多逻辑性的东西,因为他们都是物理学家,讲话都很缜密”。饰演老年叶文洁的陈瑾说:“台词很多,也很难背,尽管我已经理解了它的意思,但如果用我自己的语言来说,还是会不太对。”

  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慕课等在线教育,能把优质教育资源开放给社会公众,彰显了教育数字化的巨大优势

  近年来,保险行业持续扩大各类产品覆盖面,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银保监会先后印发《关于推广疫情防控保险助力做好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当前汽车保险相关工作 支持疫情防控货运畅通的通知》等文件,指导行业开发完善复工复产综合保险方案和疫情防控保险产品,加大停驶营运车辆支持力度,主动为物流业提供风险保障,助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支持企业纾困解难。2021年以来,财险业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关风险保障6.9万亿元,支付赔款3亿元。疫苗保险累计为超34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提供保险保障,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获奖项目有三个亮点:一是融合两岸乡村振兴,项目融合了两岸乡村文化特点,在乡村振兴规划领域专业水平、技术理念、规划成效较为突出;二是融合两岸文化交流,项目传递了两岸工艺设计、两岸音乐文化概念、两岸文化幼儿教育、餐饮培训等理念;三是融合两岸科技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医疗、IT科技、汽车声学科研等领域,科技含量较高。

  2023年1月,商业养老金试点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开展。商业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以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为例,此次试点共推出5只商业养老金产品,通过不同期限、风险、流动性特征的丰富产品组合,满足公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李昆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