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调仍存空间,“着重提高报价质量”怎么做?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1 01:43:56

  第一财经 作者:杜川

  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2024年6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3.95%,上月为3.9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着眼于完善现有机制,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扩容报价行数量,降低单个报价行对于LPR报价的影响力。同时强化责任追究。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后续LPR报价仍存在下调的可能。

  LPR报价短期无下调空间

  考虑到高基数、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等因素,商业银行短期下调LPR利率门槛不低。

  6月MLF操作利率不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当月LPR报价不会发生变化。6月17日,央行进行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50%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内外部双重约束下,6月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落空,使得本月LPR报价调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在继续收窄,也让LPR报价短期无下调空间。

  202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较上年末下降15bp,同比下降20bp,创出历史新低。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7%、1.62%、1.45%、1.72%,分别较上年末下降15bp、14bp、12bp、18bp,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单独大幅调降25bp,带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叠加年初滚动重定价效应,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走低;年初以来存款竞争加剧,“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不利于核心存款的成本控制,造成净息差继续承压下行。

  温彬表示,息差下行造成的营收和利润缺口,会影响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调降LPR的空间也在大幅缩窄。

  5月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71%和3.64%,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57个基点,较上年末分别下降4个和33个基点,较3月分别下降2个和5个基点。

  王青预计,二季度银行净息差还在低位下行。这意味着尽管近期银行各类资金成本下降,但从稳息差角度考虑,报价行缺乏下调报价加点的动力。

  在市场分析来看,当前部分贷款利率已经较低,LPR报价维持不变,也旨在防空转、提效率。

  温彬表示,部分金融机构的规模情结下,信贷投放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进而推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LPR延续“按兵不动”,可缓解贷款利率过快下行而引致的资金空转套利行为,提升资金运行效率。

  后续下调仍存 可能

  当前,在稳息差、防风险、稳汇率,以及提升资金效率和保持利率在合意水平等考量下,政策利率持稳,LPR再度单独调降的概率降低。

  不过在市场分析来看,虽然短期内政策利率持稳,但存款降息等有望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

  温彬表示,为降低融资成本、维持银行净息差稳定,存款利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最快可能在年中至三季度落地,进而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此外,结合内外因素,政策性降息的实施条件也正逐步积累,窗口有望在三季度开启。

  王青表示,一季度体现综合物价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同比为-1.1%,估计二季度降幅会有所收窄,但仍将处于负值区间,下半年还将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这意味着计入物价因素,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仍会处在偏高水平。除通过提振总需求引导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外,下一步有必要通过下调LPR报价来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缓解实际利率偏高对经济持续回升以及楼市实现软着陆的不利影响。

  在王青看来,未来引导LPR报价下调的方式有两个:一是下调MLF操作利率,直接引导LPR报价下调;二是MLF操作利率不动,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等方式,推动报价行压低LPR报价加点,单独下调LPR报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LPR利率仍有调降空间,但调降需要综合考虑银行净息差及实体经济复苏情况。 考虑到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商业银行净息差依然较大,存款市场结构变化,存款利率在经历快速下降后,调整空间有所收窄等,预计今年LPR利率即便调整,幅度料低于去年。

  两方面入手提高LPR报价质量

  LPR是金融机构对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

  理论上,金融机构可结合资金成本、风险水平等多种因素形成对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并基于一定公式形成LPR报价。可见,LPR报价本身并不必然需要挂钩或参考MLF利率。

  王青表示,LPR报价是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MLF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其中,加点幅度主要考虑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到“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以及“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等的表述,使得市场对于后续LPR形成机制对MLF利率脱钩存在一定预期。

  王青判断,“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指的是一些报价行给出的LPR报价偏高,没有准确反映的因素可能主要是影响加点的“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这意味着在银行资金成本显著下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向需求方倾斜,以及银行信用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溢价下行的阶段,报价行对其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下调,而给出的LPR报价没有随之下调。

  高凌云说,美国官员时常在图书馆、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上传递这类“信号”,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以较小的政治风险得到外界的较多关注。这凸显出目前中美双方缺乏合作交流相关的机制性安排。高凌云认为,通常来说,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定期的会议来推动进一步的交流,“但这需要美方把改善中美关系当作长期性的安排去推进,而不是当作捞取政治资本的权宜之计。”

  作为美国驻华大使,此前伯恩斯的账号高度关注美国在中国以外的事务和政策,频繁转发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的推文,对寥寥一些中国议题也流于美国视角;而在过去几天里,伯恩斯则聚焦于中国,在很多细节上试图描述中国和中美关系的积极面。

  对于申军良来说,这一刻来得有些太突然了。当天上午8点钟,他还与张维平的家属约了在广州增城见面,他希望了解亲属最后会面的内容,看看有没有“梅姨”或尚未找到的3名被拐孩子的消息。

  “澳大利亚稳定同中国关系的最新举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评论称,法瑞尔此访将寻求解除对龙虾、牛肉和葡萄酒在内一系列澳大利亚输华商品的限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法瑞尔访华对中澳经济而言都是好兆头,为强化两国外交关系奠定基础。《澳大利亚人报》称,此访将为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北京铺路。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奥尔森表示,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澳企“都希望看到两国关系恢复稳定”。奥尔森坦言,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消除目前影响澳出口商的贸易障碍将是重建双方信任和信心非常重要的一步”。

  “大熊猫‘小丫’没了,真的假的?”近日,关于大熊猫小丫去世的话题引发网友讨论。网友在晒出“小丫”走红的丸子头网图时,也晒出了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小丫”去世的回复。回复显示,“小丫”于2022年6月12日死于尿毒症。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对这次会见,国际媒体相当关注,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电稿。按说一国外长会见驻在国大使属常态行为,但鉴于中美关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份量,加上当前两国关系全面紧崩的真实现状,用秦刚今天见伯恩斯的表态,那就是“再遇寒冰”,所以在此背景下,这场会面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今天彭博社的报道标题特别强调,China’s New Foreign Minister Meets US Envoy for First Time,这是“中国新外长首次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当然我对出现在标题的“新”字,有保留意见,以今时今日全方位大国外交的强度与密度,强调这个“新”字,不合时宜,也不着调。你看,今天秦刚又飞欧洲连访三国了,大国外长着实够拼。同样可作对照的一个背景是,秦刚是在出使美国期间,获拔擢大国外长。在他离美返国履新之际,美国“Politico”新闻网站曾刊出长篇文章,指秦刚就任驻美大使期间,国务卿布林肯并未与其会面,美媒认定,这构成白宫外交团队的重大误判。

李正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