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们!高温下“踩”中这些误区真要命!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0 02:21:45

这几天

高温天气让人无法“冷静”

北方即将被高温“包月”

南方则是暴雨天or桑拿天

极限二选一

北方“烘烤”持续

南方“闷蒸”将上线

  昨天(17日)开始,随着暖高压脊东移,华北、黄淮一带的高温天气卷土重来,高温核心区域在京津冀一带。东北地区由于午后晴空辐射,局地升温迅猛,炎热天气也会发展增多。

  大城市中,石家庄、济南未来四天高温天气将持续“待机”,北京、沈阳最高气温均刷新今年以来新高。

  此外,在华南地区,未来几天降水减弱后,气温也将陆续上升。大城市中,福州在20日或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海口也将出现长达一周左右的高温天气。南方下雨后天气潮湿、闷热,一定注意防暑。

高温带来的影响

不仅是让人汗流浃背、心烦气躁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人体的体温调节也会出现紊乱

引起一系列症状

甚至带来致命危险

别拿中暑不当回事

  高温给汗腺增加工作量,大量出汗导致人脱水和电解质(如钠、钾等)紊乱,继而出现中暑症状。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时,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无力、口渴、头晕、头痛等。

  轻度 中暑

  轻度中暑的症状在先兆中暑基础上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并且出现皮肤灼热、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重度中暑

  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热痉挛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肉间歇性痉挛,尤以小腿腓肠肌痉挛为特征,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

  热衰竭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热射病最为严重,致死率高!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增高,皮肤干热、无汗,昏迷。

别“踩坑”

高温天防暑误区速览

  1、高温不出门,躲在屋里就没事

  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在通风不良的室内闷热环境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供应不足,更易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导致“室内中暑”。尤其是体弱多病者、老人,更要警惕。

  2、高温天,穿得越少越凉快

  皮肤确实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皮肤温度高于气温时,露出四肢等有助散热。但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37℃时,人体热量的散发就几乎全靠出汗来完成了,此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因此,穿得越少,从外界吸收热量的面积也就越大,反而使人感觉更热。穿得少还会让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之下,增加灼伤的可能性。

  3、猛灌凉白开,多喝水解暑

  喝水过多可能导致脱水进一步加重。人体大量出汗时,已经丢失了电解质,这时如果一次性饮入大量的白水,会让体液中电解质浓度进一步稀释,人体为了维持原有电解质浓度就会更努力地“排水”,导致“自发性脱水”。

中暑这事儿,到底怎么防?

  舒适环境

  应尽量避免待在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里,出行避开高温时段,做好防晒防暑。

  适量饮水

  可以喝一些白开水、糖盐水,或喝含钾、钠、氯等离子的电解质饮料,不建议饮用含酒精饮料和高糖饮料。

  保证睡眠

  炎炎夏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科学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从而保持充沛体力。

一旦中暑,如何急救?

速 降 温

速 降 温

速 降 温

  先兆和轻度中暑

  热痉挛

  按照先兆和轻度中暑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补充足量糖盐水,缓慢拉伸、按摩痉挛肌肉,并可用解痉止痛药物。

  热衰竭

  使中暑者在阴凉通风处平卧,抬高下肢,及时快速降温、补糖盐水,谨防低血压,保证重要脏器血供,尽快送医。

  热射病

  现场降温急救的同时立即送医。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可采用冰帽、冰毯,把冰袋放在颈动脉、腋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处帮助降温。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高温天气持续“打卡”

请采取正确的防暑措施

平安度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反正不知天命也得往下过是吧。其实这是两千年前的人们的一种标准,我觉得现在其实50岁也不见得会知天命,因为这个天命可能比过去更复杂,所以我觉得还是那么过,反正继续原创,多写歌、多演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76/17687248422881570040.jpg" alt="" />

  1991年6月3日,日本云仙岳火山在沉睡两百年之久后苏醒。6月2日,就在云仙岳火山喷发的前一天,莫里斯和卡蒂亚决定从观测点离开,去更近的位置观测火山。《火山挚恋》中,莫里斯一边摆弄摄影机一边对记者说:“我从不害怕,因为我在这些年中看到了如此多的火山喷发,即使我明天死去,我也不在乎。”说这番话时,卡蒂亚就在他身旁,静静地看着他。

  4.关于“北京自来水阳了”的网络谣言。快手首发账号为“奢睿雅~周梓煊”,发布时间为2022年12月20日21时44分。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已声明此信息不实,自来水、可乐、橙汁等其他液体与人体样本完全不同,将其倒入测试液中,会破坏抗原提取管里的测试液成分,再加入测试孔进行反应后所产生的任何颜色变化,其结果不具备参考性。

  目前,安徽“基金丛林”体系建设蹄疾步稳、加速成型。刘连刚说:“2022年,安徽省首只公募基金(兴合基金)落地芜湖,填补了该省公募基金领域空白,安徽成为全国第10个、中部第1个同时拥有七大金融全牌照的省份。”

  “24小时打电话24小时在,最强后援,真的给力!”对林涛“服务”热线赞不绝口的同事周海涛说,从普铁调到张吉怀高铁担任通信工,他花了不少时间适应高铁的新设备,但林涛总能“抢先”熟练新设备并给他提供专业指导。

林筱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