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于黎:因热爱而选择 因责任而坚守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7 09:23:44

  于黎,云南大学东陆特聘教授,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二级研究员。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于黎长期从事哺乳动物系统演化和适应性演化机制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她带领团队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和“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于黎既是科技建功的“女英豪”,也传道授业的“好老师”。她潜心教育教学一线,因热爱而选择,因责任而坚守,她用扎实的学识培养出一大批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先后指导13人获得博士学位、32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6人获云南省优秀研究生论文奖,联合指导的1名研究生获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6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人获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1人获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指导完成的2项成果获云南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于黎用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培养出了桃李满园的秀美景色,在我国西南边陲开出了绚烂的学 术之花。(人民网)

  记者了解到,北京保障性住房管理一直采用“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原则,现有保障性住房上市仍按照原政策执行。业内人士分析,9月4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会议”,针对的是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并非现有的保障性住房。至于新的保障性住房如何供地、如何建设,以及具体申请门槛和配售方式,有待下一步工作的推进。现有保障性住房不受新政影响。

  张强:在西北暖湿化转型中,相较降水的变化,增温趋势更明显,那么,如果一个区域降水增加了10%~20%,在距山近的地方,因为降水基数本身就大,这个20%就是有意义的,植被可以得到改善。但在沙漠地区,温度增加的作用比降水更大,温度升高会使蒸散抵消掉降水的效果,植被退化是可以理解的。

  丁一汇:提前制定未来30~50年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对气候的预测模式和数据不断进行更新,以便更精确地知道降水会增加多少,未来有多少水可以利用。我们要“以水定任务”,不能盲目乐观。西北地区是一个干旱区,很多地方的年降水量只有100多毫米,这是全球的大气环流和热力场所决定的,主要由自然因素造成,暖湿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北缺水的气候态,必须要继续提倡节水。

  张强:暖湿化的确可能引发干旱危机。随着气候变暖,虽然总的趋势上降水增加了,但降水的波动性也加强了,年与年之间的差距变大了。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西北暖湿化之后,每年都会降水,可能某一年的降水比以往少得多。

  记者了解到,北京保障性住房管理一直采用“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原则,现有保障性住房上市仍按照原政策执行。业内人士分析,9月4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会议”,针对的是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并非现有的保障性住房。至于新的保障性住房如何供地、如何建设,以及具体申请门槛和配售方式,有待下一步工作的推进。现有保障性住房不受新政影响。

  丁一汇:西北暖湿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并存。对农业和牧业而言,西北暖湿化有有利的一面。降水增多,会使得草长得更高、更加繁茂,这在新疆的伊犁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伊犁地区、北疆西部地区、陇东地区的农业区有条件得以扩大,水资源的问题也得到缓解。值得指出,整个西北地区,21世纪以来,降水增加最显著的是陇东地区,以前,甘肃东部基本上是干旱区。除此之外,青海的降水也大幅度增加。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8年回升,2022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57米,明显超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水位,青海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够并正在得以改善。

陆又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