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业:中华龙文化实质是“敬天法祖”包含多个突出特性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01 12:00:16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孙自法)2024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龙文化相关议题颇受关注。在考古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看来,中华龙文化的实质是“敬天法祖”,即对上天、天道或自然界、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祖宗基业道统的继承效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韩建业教授在龙年新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龙的形象及其观念从七八千年前延续至今,还集中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多个突出特性:龙图腾从史前和历史时期不间断传承到现在,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龙崇拜常常和天文学、观象授时连在一起,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龙形象和观念遍布中华大地,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中华龙与天地圣人等神圣事物紧密联系,与那种喷火的恶龙有天壤之别,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他从考古视角解读说,中国最早的龙形象,是7000多年前湖南洪江高庙白陶上和辽宁阜新他尺西沟石牌上的大口獠牙龙,以及阜新查海的长近20米的石块垒砌的龙。高庙的龙形象两侧还带翅膀,那就是飞龙。

  距今6000多年的龙形象,以河南濮阳西水坡的类似扬子鳄的蚌塑龙最为引人注目,在一座墓葬的墓主人身旁,东侧龙西侧虎,被认为是已出现天文学上二十八宿体系的物证。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流行各种鱼纹,有些正面的鱼纹还有大口獠牙,这些鱼纹在古人心目中有可能象征龙。赵宝沟文化陶尊上也有龙形象。

  距今5000多年在红山文化发现不少玉龙,凌家滩文化也有玉龙,甘肃武山、甘谷等地陶瓶上的鲵鱼纹可能也是一种龙形象。良渚文化玉琮等上面流行的所谓神人兽面纹,实际是神人(神化祖先)乘龙升天的神人神龙纹,龙口中仍可见獠牙。

  距今4000多年的夏代前后,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湖北天门石家河、河南新密新砦等遗址均见有龙形象,其中,陶寺大墓陶盘上的蟠龙纹口中衔有神禾;石峁石雕上的龙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龙纹图像接近;石家河等出土的玉器上的龙形象,虽仍有大口獠牙,但已基本是人面形象。

  距今3800年进入夏代晚期,直至商周以后,考古发现的龙形象更多,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所谓饕餮纹,有不少就是变化了的龙形象。

  韩建业指出,高庙遗址的飞龙形象刻画压印在陶器表面,不少是印在精美的白陶上面。该龙形象常在一对“天梯”之间,或者被巨大凤鸟所托举,整体表现的都是向天上飞的景象。高庙遗址本身有一处与“祀天”有关的祭祀场,发现有4个边长约1米的方形大柱洞,发掘者推测原来应该是“排架式梯状建筑”,可以理解为是有通天功能的“天梯”或“通天神庙”一类建筑。他尺西沟遗址房屋中所出石牌形器上的獠牙兽面纹,兽头两侧的S形纹宛若龙身,应当与高庙獠牙兽面纹一样属于飞龙形象。

  他认为,这两处龙形象的考古发现,说明早在七八千 年前,在南到湖南、北到辽西的广大地区,可能已广泛出现对上天和龙的崇敬信仰,是中国早期存在“一元”宇宙观的重要物证。

  韩建业强调,龙在中华上古先民信仰中是能沟通天地的神圣物象,虽常以某几种动物的形态融合呈现,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一种动物。在中国有很多与龙相关的传说:华人始祖伏羲女娲诞生时身披龙鳞,汉代及以后墓葬画像上面绘制的伏羲女娲,也多画成人首龙身的形象;“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前后东方苍龙七宿的龙角星露出地平线,意味着春耕开始,而这天恰好也是传说中伏羲女娲的生日,由此也可见伏羲女娲和龙的密切关系。

  此外,孔子曾将他所敬仰的老子比喻为龙,“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正因为华人自认为是龙子龙孙,所以是“龙的传人”。

  “今天我们应当加强对和龙文化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发掘解读龙文化的内涵,理清其发展演变脉络,继承龙文化所包含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及敬天法祖、诚信仁爱、和合大同等文化基因,让中华民族像龙一样腾飞在四海九天。”韩建业说。(完)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兰州市西固区应急管理局了解到,6月24日21时39分左右,兰州石化公司炼油运行二部两酸装置一具酸性水罐发生闪爆。闪爆时现场无人员作业,明火于21时50分左右扑灭,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总台记者 张磊 卢山 韩宇超)

  荷兰当然有苦说不出。作为芯片产业有独到之处的国家,其当然希望自身利润也最大化,同时拥有长期的、平等待之的合作伙伴。纵观全世界,还有似中国这般“优秀”的合作伙伴吗?

  在骆玉明看来,他们这代学者只是桥梁。“文化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破坏,重新恢复,我们都还处在这个过程中,这代人可能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吧,但坚持着,只要能传下去,也许未来就会有人在历史中留下些什么。”

  比如,一些美政客和媒体诬称被追逃对象是“异议人士和批评者”,试图将经济犯罪嫌疑人包装为“受政治迫害者”,进而把“猎狐行动”说成“政治任务”,这样案件就成了“中美竞争对抗”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这些逃亡者只要强调“反共”立场,就能在美国申请“政治避难”。

  “这句话真的让我非常的感慨,因为它很朴素,但是讲出了很深刻的东西:这世上所有人的困境和苦难和我是相关的,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关注这个社会,关注生活,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芯片,看似一个大难题。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进步的进程中,类似的往事并不如烟。回头看,各时代的高科技产品,终有惠及全人类的时刻。比如我现在正在写稿所用的笔记本电脑,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货色,曾几何时,也是相当高端的存在。可而今安能说自己很高科技呢?

黄秀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