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别养臭水了,可能会得肺炎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6 02:55:02

  中新网6月5日电(记者 张尼)口水、蟑螂、臭豆腐汁、淀粉、腿毛……各种令人作呕的原料混合制成液体,放在教室中发酵,静待瓶身爆炸,污秽液体直喷天花板,臭气冲天……这,也是养臭水的终极目标。

  小孩哥的爱好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臭水该不该禁也成为讨论话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背后的健康、安全隐患值得关注。

  没有最臭,只有更臭

  全国中小学生还没从烟卡游戏中抽离,一项更另类的爱好已经悄然流行——养臭水。

  所谓养臭水,就是学生将各种过期的、废弃的液体、原材料收集起来,加水后放入瓶子里“养着”观察,最终目的就是期待瓶身炸开,而后臭味弥漫整个教室。

  “猪肉皮、煮熟的豆子泡成水,本来这是我家里用来堆肥的,每次浇完花屋子里都要臭一天,结果被儿子灌了半瓶说要带到学校‘养起来’,被我阻止了,这也太恶心了。”

  赵女士说,最近,自己上五年级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会对养臭水感兴趣,整天研究阳台上的脏水,她实在搞不懂这到底有什么乐趣可言,但是坚决阻止他炸臭水。

  无独有偶,在北京市某小学当英语教师的徐璐(化名)也说,前阵子办公室的老师有人从学生那里没收了一瓶臭水,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当然,即便老师严令禁止,也依然阻止不了孩子的“探索欲”。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臭水配方”,就会跳出大量的“秘籍分享”——腐竹、番茄、火锅锅底、狗毛、鼻血……稚嫩的笔迹描述着各种奇葩原料配比,没有最臭,只有更臭。更有甚者还从配方“炸”的响度、臭度、速度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分析,上传的图片看一眼就要yue出来。

  作为成年人,恐怕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快乐,然而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有成就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没开玩笑,可能引发肺炎!

  “我养了一瓶臭水带到学校去了,结果有个人喝了,直接进医务室了……”

  日前,在社交平台上,一名疑似是学生身份的网友,在臭水配方分享帖下如此评论。

  事件真假无法确定,不过,在医生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好笑的事情。

  一位儿科医生在听闻孩子的此类爱好后,对中新健康记者直呼“太可怕了”。也有呼吸内科的医生表示应该“坚决叫停”。

  北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谭星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臭水中有大量包括细菌在内的微生物,一旦发生爆炸,就会形成“飞沫”,如果伴随空气流动进入呼吸道,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能诱发肺炎。

  此外,如果臭水不慎溅入眼睛,与黏膜接触,也会造成局部感染。如果被误食,则会造成肠道感染。

  “有些网上流传的配方中含有老鼠、蟑螂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来自于动物,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爆炸后形成飞沫也可能诱发哮喘等。”

  谭星宇提醒,如果不慎接触到臭水,首先要对皮肤表面进行清洗,然后可用酒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出现不适要前往医院就医。

  律师:学校、家长有责任管控

  当然,养臭水背后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隐患,更有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

  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告诉记者,学校、家长应该对未成年人的此类行为加以管控,因为一旦臭水在教室等地发生爆燃、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和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故意用臭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情节严重的,可能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他还提到,如果商家在网上售卖所谓的“臭水”给未成年人,其行为或涉嫌违法,因为“臭水”为成分不明的化学品制成,存在误饮或接触皮肤造成死伤的风险,而且还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一旦爆燃、爆炸,会对未成年人和周围人产生潜在危险。

  李恩泽呼吁,要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实验室等特定环境内引导学生做感兴趣的实验,而不是通过“养臭水”满足冒险心和好奇心。

  多位中小学老师向记者表示,自己的班级内已经严格禁止学生带臭水。(完)

  面对新形势,险资机构该如何应对?秦表示,将加强与委托客户的沟通,从资产端角度提供专业支持,助力委托客户优化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和投资指引要求。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更好指导战术资产配置和投资实践,努力提升投资效率。

践行枕戈待旦 胜战有我的

  另一方面,王秀东提到,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跨越不同生态区,每一年的粮食丰收,都是要算“总账”的,极端天气事件虽对局部地区粮食产量产生影响,但不会整体上同时影响我国各个区域粮食产量。

  “进来烤火。”这是巴山深处陕西省镇巴县乡亲们在冬日里最温暖的一句问候。

  最近,全国各地迎来降雪降温天气,取暖器成为春节居家的俏销品,百亿补贴、万人团等频道特别针对美的、海尔、格力等取暖器进行专项补贴,送年味更送温暖。其中,海尔踢脚线取暖器一经开团,就备受消费者的热捧,短短一个小时即冲上品类畅销榜Top1。

  黄大智称,“2023年,消费者积压的消费欲望和情绪有望得到释放,这是银行最佳的营销时机。银行信用卡业务作为我国消费金融‘主力军’,春节期间开展各项营销活动有利于提振消费。”

方语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