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过端午 遵习俗也著新意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1 10:10:45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门睿)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到端午时节,海内外华侨华人遵循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撞鸭蛋,在共享传统文化记忆的同时,创造着新的文化印记。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意大利青龙龙舟俱乐部的85名队员近来加紧练习,为即将到来的龙舟比赛做准备。“我们将在阿诺河‘主场迎战’来自西班牙、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华侨华人龙舟队。”意大利青龙龙舟俱乐部队长邓建义在连线中告诉中新社记者,龙舟比赛结束后,还将在河畔设置展示摊位,向前来观赛的当地观众介绍端午文化和中华美食。

  “龙舟运动在海外十分受欢迎,很多欧洲国家会定期举办龙舟比赛。”邓建义表示,中华传统龙舟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不同地区的龙舟地方特色鲜明,相比之下,海外龙舟运动竞技色彩更浓厚。“尽管在形式和规模上有所不同,但中外龙舟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团队合作、拼搏进取。”邓建义说。

  端午节前两天,邓建义给队员们分发了粽子、鸡蛋、鸭蛋等端午节食品。“按照习俗,我们给小孩子准备了鸭蛋玩‘撞蛋’,他们每个人都斗志满满。”邓建义介绍说,今年的龙舟比赛中,“侨二代”“侨三代”青少年们将组成“小青龙队”参赛,“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龙舟比赛,名次如何不是最重要的,希望这些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们能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把这些文化传承、延续下去”。

  “与往年一样,今年端午节,我们组织艺术团团员和孩子们一起包粽子,让孩子们由浅入深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告诉记者,考虑到孩子们对端午文化已有一定了解,端午节前夕,悉尼华星艺术团朗诵艺术团团长丹青带领孩子们前往悉尼当地社区,作为 “小记者”采访社区居民,讲解有关端午节的小知识。“我们希望用这种比较新颖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也让当地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余俊武说。

  今年是马来西亚华人温贵新在中国生活的第16个年头,每到端午时节,最让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家乡的娘惹粽。温贵新告诉记者,娘惹粽是娘惹峇峇族群在中华饮食习惯基础上融合南洋风味做出的特色美食,其制作工艺繁琐,“馅料里有板栗、红葱头、梅头肉、花菇等食材,除粽叶外,还会用香兰叶包裹,最有特色的还是用蝶豆花染成的蓝色糯米和用各类香料调制的独特风味。”

  为在中国吃上正宗的娘惹粽,几年前,温贵新找到一位马来西亚华人“老乡”,向其外婆学习了这门手艺。“如今会做正宗娘惹菜、娘惹粽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想将这些传统娘惹文化传承下来。”3年前的端午,温贵新将经过试吃的娘惹粽推向中国市场,得到食客认可,销售量连年增加。

  “马来西亚华人吃粽子时喜欢吃辣,所以我们也给娘惹粽配上了马来西亚虾米叁巴酱,两样配着吃,最地道。”温贵新表示,端午节是华侨华人共同的文化传统,近些年娘惹粽逐渐走上中国人的餐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南洋娘惹文化,也为人们的端午节消费提供了新的选择。(完)

多少年企盼中国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企盼中国队闯入世界杯,便是圆了我的第一个梦。

当然,社交媒体的概念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从过去的图文到如今的视频、短视频平台,直至现在也可以完全进行直播,等等。必须承认:本届卡塔尔世界杯赛相较1998年法国世界杯赛,在传播方式与手段方面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尽管报纸依然还活着,但如果不借助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生存将会更加艰难。这不得不说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科技发展与进步的结果。如同本届世界杯赛上,尽管只是第二届世界杯使用VAR技术,但高科技的介入,引进了越位的自动识别系统,让足球比赛本身又变得复杂起来。相应地,趣味性或许又将进一步减少,因为以往关于越位与否的争议,赛后可以讨论数日,如今高科技的介入,结果让人会变得索然无味。

#萨卡当选全场最佳球员# #英格兰6比2伊朗#,萨卡用3次射门上演了梅开二度,最终凭借在本场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赛后他成功当选了全场最佳球员!#世界杯#

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在亚洲、非洲和欧美强队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了,在没有足够备战时间的情况下,仍未成型的球队很容易就被打成筛子。可以说,黑马球队在本届世界杯爆冷夺冠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冠军应该在曾经拿到过世界杯冠军的球队中产生。就目前而言,有不少球队虽然尚未进行首秀,但基本都被贴上了淘汰的标签。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哪些球队呢?

不久之后,纳赛尔在1957年带头成立了非洲足球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African Football),并在埃及遭遇国际孤立的情况下创办了非洲国家杯(Africa Cup of Nations)。埃及在第一届比赛中就捧起了奖杯,而迄今为止,埃及赢得的非洲杯赛冠军(7次)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

世界杯是地球人四年一度的盛大的节日,更是展示足球独有魅力的舞台。

吴逸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