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5 19:07:57

  中新网昆明1月13日电 (罗婕)“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13日,第十四届中医药发展论坛—民族医药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与会专家做出上述表示。

  此次论坛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设1个主论坛、12个分论坛,围绕中医药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少数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医药治理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研讨。来自全国1500余名中医药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于此,探索新时代中医药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指出,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她认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可概括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融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紧密融合、中医药与现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的紧密结合。“今后现代中医药应集中西医精华之大成,以发挥中西两种文化和智慧叠加倍增的效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中国医药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认为,医防融合和中西医并重在基层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与中医药服务应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推进医疗人员和技术下沉,医防协同和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加强和提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之一。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彦表示,该市生物医药产业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已基本形成以现代中药(民族药)、生物技术药、天然健康产品、化学药、医疗器械以及现代大健康服务业为主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希望大家为昆明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把脉定向、献计献策。”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资源丰富,有中药资源种类6559种,占全国种类总数半数以上。作为中国中医药大省,云南以民族医药为代表的地方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疾病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当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指导,微医集团、中国药科大学、长水教育集团等30余家单位共同组织成立“数字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跨区域充分汇聚行业龙头企业、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行业组织的产教资源,为全国数字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发展注入活力。(完)

  忻州市(8家):代县雁门关风景区、定襄县河边民俗博物馆、宁武县芦芽山景区·马仑草原、宁武县马仑峡谷景区(原情人谷景区)、宁武县悬空村景区、代县代州古城景区(文庙、边靖楼)、代县杨家将忠武文化园景区、原平市大龙门牡丹山庄景区

  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利于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比如,2022年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2022年3月2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小红/李建生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经过三代科学家18年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该团队进一步在全基因组层面阐明了趋同进化的遗传规律。据介绍,这一成果不仅揭示了玉米与水稻的同源基因趋同进化从而增加玉米与水稻产量的机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而且为农艺性状关键控制基因的解析与育种应用,以及其他优异野生植物快速再驯化或从头驯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京1月13日电(唐瑭 申冉)12日下午,卓越大学智库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该联盟由东南大学提出倡议,联合多所高校共同发起,旨在最大程度发挥卓越大学联盟优势,凝聚国内理工名校现有智库力量。

  继续回落

  热点一:预制菜

  “春节临近,店里的就餐高峰期几乎从中午11点持续到晚上9点,外卖的订单量也不断上涨。”烤鱼餐厅经理曹阳说,现在节日氛围已经起来了,生意挺红火。目前,店内日营业额最高时达到七八万元,客流量和营业额恢复八成以上。

林筱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