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阔步向前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3 13:56:59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许维娜)“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我国节能降碳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指导各地区和有关行业进一步做好“十四五”后两年节能降碳工作。

  具体来看,《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 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占比不断提高,但化石能源消费仍占8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表示,要推动全社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下降,应积极推进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提升非化石能源开发和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

  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方面,刘吉臻表示,《行动方案》从两个方面明确了工作要求:一是源头管控,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合理调控油气消费结构,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控制,推进非电力用煤削减和散煤治理。二是过程替代,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

  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方面,刘吉臻表示,《行动方案》提出三方面具体工作举措:一是扩大供给,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推动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进一步提升;二是鼓励消纳,加快跨省跨区域电力通道建设和配电网改造,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建设,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入的承载能力;三是促进消费,合理设定各地区新能源利用率,推动设立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强化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切实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水平。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了健全制度标准、完善价格政策、加强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引领、健全市场化机制、实施全民行动等6方面工作举措,为落实节能降碳目标任务提供支撑。

  其中,节能降碳工作离不开价格机制的正确引导。在刘吉臻看来,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市场主体和全社会行为,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社会节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节能降碳工作覆盖领域广、任务多。《行动方案》重点任务除了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外,还涵盖了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耗能行业和用能产品设备。

  “要实现上述领域相应的节能改造任务,离不开科技的引领与支撑。”刘吉臻表示,《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用,集中攻关一批节能降碳关键共性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具体而言,一方面,推进节能降碳、能源转型需考虑能源系统的经济性,避免不合理、不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过早产业化可能造成的技术路线和经济投资锁定效应;另一方面,通过部署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学研究项目,引导相关机构积极投身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和成果推广,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形成自主创新合力,为能源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乌伦古湖水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素以“戈壁大海”和盛产鲜美的“福海野鱼”而著称。作为新疆北部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乌伦古湖属无污染的纯净湖,盛产白斑狗鱼、东方欧鳊等23种冷水野鱼。游人游玩观赏之余,可以一尝色、香、味俱佳的全鱼宴,赏美景、品鱼汤,体验极好。

  2021年8月,萍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

  叶邦策认为,交叉学科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将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和化学科学相结合,能够增强智能工程菌的定植性、靶向性和可控性,进而实现炎症部位的在体原位成像检测。

  在发行仪式上,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小燕表示,中斐合作发行的生肖邮票已经成为两国文化的信使,穿梭于世界各地,每一枚邮票都融入了中斐两国文化的元素。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与斐济邮政因为一年又一年的合作,使双方人民对彼此的文化更加熟悉和更加理解。

  市场规模领先的同时,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配套环境日益优化。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台、换电站1973座。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79.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2022年产业就业带动力增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产业带农效果明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5%,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两个至三个特色主导产业,近四分之三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外出务工保持稳定。

林惠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