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孔子故里感知儒家文化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7 21:42:13

  中新网山东曲阜6月16日电 (李明芮)“这是杏坛,是孔子昔日为学生们悉心授课、传播智慧的地方。这是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也是后人向孔子表达敬意与怀念的圣地。”15日,在导游的讲解下,40余名中美青年在孔庙的石刻碑坊间,沉浸式感知沉淀千年的儒家文化。

  当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权益部主办的“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健康卫生主题交流持续举行,中美青年走进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参访孔庙、孔府、尼山圣境大学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踏足中国之前,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学生塔拉·马尔科姆就在中文课中对儒家文化有所了解,能有机会亲临孔子的故乡,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精髓,她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在孔庙和孔府内,她更是被那些古朴典雅的建筑深深吸引。“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仿佛诉说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不禁驻足凝望,惊叹不已。”

  同塔拉·马尔科姆一样,来自旧金山大学的招生助理主任贾斯汀·恩克梅尔跟随交流团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孔庙、孔府之中,也被苍松翠柏、古老建筑所吸引,他用镜头记录下眼前的画面。“太震撼了,一定要记录下来,回去和我美国的朋友们分享。”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学生克拉丽莎·罗恩则对《论语》深感兴趣。在尼山圣境大学堂体验书法时,她与记者交流《论语》经典名句。谈及“德不孤,必有邻”时,她好奇地追问其意思。在记者解答后,她说:“没想到几个字就蕴藏这么深刻的内涵,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所启迪。 ”

  “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塑造了人们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深入交流和理解不同文化,我们能够跨越文化障碍,深化彼此的友谊。”随团志愿者殷玉洁告诉记者,此次交流活动为她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使她有机会倾听美国青年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文化特色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看法。“这种双向的沟通与交流,为中美青年相互之间的理解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美国,如果提到中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肯定首推孔子。”作为此次活动美国青年学生和学者的召集者,美国载格勒国际儿童发展协会会长刘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实地踏访孔庙、孔府、尼山圣境大学堂,便是希望美国的青年学生和学者们能亲临其境,以目之所见、手之所触、足之所至,真切地感知孔子的智慧和儒家文化的内涵。“孔子虽为古人,但他的精神留存至今,将我们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青年学生和学者,都聚集在孔子故里。希望通过此次参访交流,中美青年都能更深入地了解儒家经典,感受中华文化。”(完)

  年度体育产业人物:疫情三年坚守的中国体育产业从业者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7/43/7909237396169942811.jpg" alt="" />

  首先,该团伙在开考前会将指定人员安插至考场作为监考老师,从而掩护考生作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1月7日电 (王在御 王怀斌)在周恩来诞辰125周年之际,1月7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推出“厚德垂千古 优良世代存——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馆藏竹刻楹联展”。

  只要提及畜牧业,巴图呼便一改平日的内敛,饶有兴致地讲着如何照顾初生牛犊、如何喂养、如何取暖、如何接双胎羔等。

  有分析认为,美国质疑俄罗斯“停火”意图,但其自身恰恰不希望俄乌冲突结束。美国《外交事务》杂志5日称,目前只有华盛顿有能力将俄乌双方推向谈判桌,但它决定不这样做,“因此,战争仍在继续,付出了惨痛的人力代价”。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不希望乌克兰“以土地换和平”,西方不希望在乌克兰问题上认输,因此美国仅仅作出劝和姿态,但其实一直不断向乌“递刀子”。在美国看来,俄乌冲突是消耗和遏制俄罗斯的难得机会,是整合和振兴北约组织,推动北约亚太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抓手。美国还希望借俄乌冲突阻止俄与欧盟的经济和能源合作。

徐真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