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让寺峪口村生猪养殖更有信心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4 10:31:28

新三板十年培育558家上市公司午夜福利影院18禁老司机,

  记者 吕双梅

  本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寺峪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养殖的1100头生猪提供了价格保险,保障金额约208万元。“小项目”却有“大效果”,保险到期后,产生赔付13.68万元,总赔付率达到136.8%,农户自缴保费赔付比例达到912%,带领合作社农户户均增收830元,不仅有力保障了当地养殖产业的平稳发展,同时让过去从未接触过“保险+期货”的村民充分认识到了其风险管理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生猪养殖户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第一书记”大力推广,农户积极尝试

  寺峪口村位于清明山脚下,该村是陕西证监局、陕西证券期货业协会的帮扶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527户、1600余人,主导产业为核桃、花椒,该村村集体经济——寺峪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业务为生猪养殖,所雇员工大多为村上的脱贫户,合作社生猪存栏规模为1200头,规模较小,易受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升、“猪周期”等因素影响,养殖利润难以保障。

  在陕西证监局驻寺峪口村第一书记马松亮的牵线搭桥下,西部期货首次在陕西省内开展“保险+期货”业务,该村村民也首次接触“保险+期货”。一开始,村民们对该模式效果存疑,投保较为犹豫。于是,马松亮带领期货公司及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深入一线,多方奔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向村民不断普及“保险+期货”的基础知识和保障特点,最终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安心地参与项目。

  寺峪口村会计、合作社总经理刘从德对期货日报记者说:“第一次听说‘保险+期货’这个项目,我们都不知道是啥东西,养猪最怕每年价格剧烈波动,要不要参与这个项目我们心里也没底。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西部期货的热心帮助和我们驻村干部的耐心解释下,我们想大胆试试。”

  “保险+期货”获当地政府及生猪养殖户认可

  由于项目进程中生猪期货价格出现持续下跌,本项目在结束时产生赔付13.68万元,总赔付率达到136.8%,农户自缴保费赔付比例达到912%,为养殖户挽回了一定的损失。

  从保险投保到理赔结束短短几个月,刘从德便感受到了“保险+期货”项目的优势。在该项目的赔付活动上,刘从德谈道:“真心感谢‘保险+期货’项目,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现在我们都信心满满!”

  在收到本项目赔付款后,寺峪口村村书记张双红代表全体村民激动地表示:“希望以此为新起点,未来充分利用‘保险+期货’这一新模式,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产增收。”

  陕西证券期货业协会秘书长任江虹在项目赔付仪式上表示,协会将继续鼓励辖区内期货经营机构开展“保险+期货”业务以及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在马松亮看来,“保险+期货”为稳定寺峪口村生猪养殖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帮助村集体对抗了生猪价格波动风险,扩大了集体收益,真正成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器”,助农民挑上了“金扁担”。“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村集体引进‘保险+期货’项目,让村集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村民的获得感,让我对今后驻村工作更有信心。”马松亮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存栏较大的养殖主体,中小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加羸弱,更加需要“保险+期货”这一工具来管理风险。但即使有交易所补贴,其余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引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通过政策手段对“保险+期货”进行补贴,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保险+期货”产品,对扩大覆盖范围、真正做到愿保尽保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本项目的10万元保费中,村集体 只需承担1.5万元,其余保费为大商所补贴约5万元、陕西证券期货业协会捐助2万元、陕西省政府财政补贴1.5万元。

  西部期货相关项目负责人冯磊表示,西部期货将继续扩大“保险+期货”项目规模和试点范围,充分发挥自身及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专业优势,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帮助陕西省内涉农主体有效管理价格风险,扩大支农、扶农、助农、惠农的工作力度,以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张靖笛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