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1 17:56:05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定震20日在北京表示,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属于伪科学命题。

  当天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参加过大熊猫年度优化配对繁殖专家论证会的专家,刘定震介绍保证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有关情况。

  他介绍,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于21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种群得以快速增长。

  刘定震解释道,在制定优化繁育配对方案时,通过计算亲缘系数,排除掉3代以内有直系或旁系血缘关系的个体配对。因此,目前包括所有旅外大熊猫在内的圈养种群,如果存在近亲关系,都不允许配对繁殖。经科学评估,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措施下,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长期维持。

  刘定震说:“我也注意到,最近网上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旅外大熊猫存在被利用开展同源 基因实验、打‘基因战’或者被克隆的风险。

  《瞭望》新闻周刊2018年报道,2012年以来,福建省探索从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引进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直接挂职副县(区)长、副镇长等重要岗位干部,并配套多项措施重点培养,旨在战略性培养储备年轻干部。

  秦刚今天见伯恩斯,讲得很直白,也讲了不少重话。他口中的“寒冰”,代表中国高层对中美关系真实现状的态势判断。所以秦刚呼吁,当务之急是要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他称之为中美关系的共识与底线。之所以作此强调,因为再遇寒冰的全球最重要双边关系,当下仍然是不稳定并且在持续下滑的,甚至类似气球事件这样的非常意外,也都已发生了,并持续给中美关系带来各种挑战与风险。还要强调,这种挑战与风险,不仅中美两国要面对,外部世界同样要面对,大国外长实际上也早就对此给出了极简也极有力的回答,他在卸任驻美大使返国履新之际,曾投书《华盛顿邮报》,文章标题令所有人印象深刻: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

  在今年1月28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今年常州将满怀豪情迈进GDP万亿之城;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也明确,2023年要“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以2023年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的基本养老金预算为例,预算共计9277.63亿元,获得资金最多的是四川,达到1023.18亿元,其次是辽宁(938.32亿元)、湖北(739.77亿元)、河南(721.84亿元)、黑龙江(713.16亿元)。

  多地还对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进行部署,如四川出炉2023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录取七条新规,其中提到,2023年实现录取名册电子化,不再打印、寄发纸质名册。

  九派新闻随后联系上何胜进行求证,其表示这件事情发生在23日早上。当时他乘坐国泰航空公司的航班由英国伦敦飞往成都,中途要经停香港。

李宗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