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创新打造“阅读+交通”模式 助市民方寸之间品书香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0 10:23:42

  中新网重庆4月25日电 (记者 钟旖)方寸之间,书香随行。25日,为加快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活,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运用“阅读+交通”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创新实施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

  该项目通过在线网客流较大的轨道交通站点部署智能图书借阅柜,向广大市民提供以小开本图书为主的图书借阅服务,为广大市民打造“移动的图书馆”,助力在全社会形成阅读风尚。

  据介绍,重庆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是市民上班通勤和游客市内旅游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了让市民游客能利用碎片化时间享受阅读之美和城市文化魅力,“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应运而生。

  记者看到,“巴·掌书”状如其名,书本摊开如巴掌大小,具有一手可握、容量小的特性。基于前述特色,“巴·掌书”更适合在拥挤的车厢场景内通勤阅读,更容易在碎片化时间完成单本书的阅读。在借阅方面,项目接入了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便民服务网络,市民不仅可通过设置在轨道站点的“巴·掌书”自助借阅柜免押金借阅,同时可在全市2000多个公共图书馆借阅点通借通还。

  项目首批将建设50台“巴·掌书”自助借书柜,覆盖轨道交通1、2、3、5、6、9、10号线及环线的共计50个站点,为市民提供“零费用”“随处用”“随身用”的阅读新体验,以“阅读+交通”的方式,让公共文化和公共交通深度链接,打造“嵌入式”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形成重庆首创的地域IP,树立重庆阅读新形象。

  25日,首批10个“巴·掌书”借阅点投用。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其余40个 站点建设。与此同时,重庆将改造21台轨道交通站点原布局自助借还书柜,纳入“巴·掌书”项目,届时全市预计有71台“巴·掌书”自助借阅柜可为市民提供服务。

  据悉,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是国内首个以省级文旅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布局,轨道交通、公共图书馆、出版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型项目,是国内公共图书馆与公共交通合作服务社会公众的创新性项目。

  随着轨道建设线路和站点增加,后期重庆将逐年递增“巴·掌书”的覆盖范围。这一模式作为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的触角,在轨道阅读形成“重庆现象”后,有望复制延伸到成渝地区公共交通领域,让大家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享受片刻阅读的宁静。(完)

  剧集一开篇,从2021年讲起。省教育整顿驻点指导组进驻京海市进行扫黑除恶督导行动。指导组一到,京海市政协副主席龚开疆就被吓得心脏病发作死亡。指导组在调查中发现,龚开疆经常去上坟,而打开坟墓一看,里面全是钱。

  王家岭村世代种植玉米、红薯、南瓜等粮食作物,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村民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贫困。

  有需求就有生意,春节期间,有人把红包封面做成了月入万元的红包生意。

  总队长李立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身边不少同学对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到迷茫。

  “活力旺盛”“更加乐观”……春节期间,中国文旅市场再现“假日经济”的强劲活力,激发全球旅游等行业的新期待。

  1983.07—1985.09 双鸭山市制粉厂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基建会计、团总支书记

洪思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