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王,“杀疯了”!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3 02:15: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新能源汽车“一哥”亮出最新成绩单!

  进入2024年,随着小米等“鲶鱼”加入造车大军,华为等大厂加快车型迭代,新能源汽车“战局”愈发胶着,各家车企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担心稍不留神就成了被拍在岸 上的“前浪”。

  继一季度推出多款“电比油低”的荣耀版车型后,比亚迪于近期发布最新一代插混技术,搭载于两款新车上,配置更强、价格更低,被市场解读为插混市场的“大杀器”。

  把价格“打”下来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的当下,车企布局容错率较低。对于新入局者,需先找准市场定位、稳扎稳打,才能找到“立足之地”;对于老牌玩家,则要利用原有竞争优势保住基本盘,先“扎好马步”,才有更多“出拳空间”。

  “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里,全世界No.1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它有超低成本。”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6月1日举行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说。

  垂直整合及规模化,使得比亚迪有了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比亚迪也借此不断强化“长板”。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密集推出各个车型的“荣耀版本”,在原车型的基础上升级配置并降价。起售价也集中于比亚迪的优势价格地带——10万元至20万元,部分车型甚至向下突破10万元。

  荣耀版上市效果立竿见影。在多款高性价比“新品”加持下,比亚迪销量已连续3个月突破30万辆。今年1至5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127.13万辆,同比增长26.80%。

  把技术拼上去

  作为老牌车企,比亚迪“卷技术”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近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携新一代插混技术亮相,再度刷屏汽车圈。

  王传福介绍,第五代DM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达2.9L,综合续航里程达2100公里,并表示“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发布上市的秦L DM-i、海豹06 DM-i首发搭载第五代DM技术,最低起售价被“打”到10万元以下,售价区间为9.98万至13.98万元。网友戏称比亚迪“杀疯了”。

  比亚迪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新车在空间、燃油经济性上均具备较强竞争力,与合资品牌燃油车型比较,大众速腾、大众朗逸的轴距分别为2731mm和2688mm,尺寸上秦L、海豹06占优。与吉利银河L6比较,秦L、海豹06在尺寸、油耗等方面领先。

  海通证券认为,比亚迪的新混动技术具备竞争优势,预计公司2024年新车销量约378万台,同比增长25% 。

  市场对比亚迪新发技术也颇为看好。新插混技术亮相次日,比亚迪股票当天上涨8.35%,市值大涨逾500亿元。

  比亚迪股价自2月低点以来,已累计上涨近41%,最新报收229.02元/股,最新市值达6343亿元。

  战局愈发胶着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车企将目光瞄向海外市场。

  比亚迪最新销量月报显示,5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37499辆。1-4月,公司海外销量分别为36174辆、23291辆、38434辆、41011辆。

  6月2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4月中国自主车企在海外部分地区销量初步统计达到18.4万,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12%;2024年1-4月的中国海外市场自主品牌销量72万台,同比增长57%,中国自主的海外部分可统计市场的零售表现很好。

  崔东树表示,汽车出口增长重要原因是燃油车的国际性价比提升和新能源车出口大增。

  近两日,其他车企也纷纷披露5月销量数据。种种迹象表现,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胶着。

  其中,问界作为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品牌,自上市以来备受关注。最新数据显示,问界新M5上市1个月大定已达到2万台、问界新M7上市8个月大定突破18万台、问界M9上市5个月大定突破9万台,刚刚上市的问界新M7 Ultra首日大定突破1.2万台。

  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今年截至5月19日的总销量为13.4万辆,5月份是产品调整期,主力销售产品换代导致短期销量下降,预计6月份销量将重回快速增长阶段。

  小米则在冲刺交付。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透露,小米SU7 4月交付7058辆,5月交付8630辆;并确保6月单月交付1万辆,全年保底交付10万辆,并冲刺12万辆的目标。

  “蔚小理”也交出不错的销量成绩。其中,理想汽车5月交付35020辆新车,相比上月增长近1万台,同比增长23.8%;蔚来5月交付新车20544辆,同比增长233.8%,环比增长31.5%,创历史新高;小鹏汽车5月交付新车10146辆,今年交付量首次突破万辆大关。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00年的0.89%提升到了2020年的2.4%,全球排名从第30位提升到第13位,2000—2020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14%,是韩国的两倍,美国的4倍。中国2021年的研发支出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4%,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10.2%的增速有所加快。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55%,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67%)。

  展望未来,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流动将更加稳定。同时,我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高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也将继续为跨境资金流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继续推进外汇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3日电 据中国排球协会官网消息,国际排联近日公布了2023年世界男排联赛的竞赛日程。

  着眼于2023年,已有26地预期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5%。其中,上海市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亿元,比2022年执行数增长5.5%;湖北省预计2023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9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福州市纪委监委干部杨心怡在入职时曾看过讲述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的电影《忠诚与背叛》,而参观潮江楼让她有了一种置身历史现场、与革命先烈对话的亲近感。她说:“在革命先烈工作、学习、牺牲的地方进行学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学习教育,我们更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看见一只蝴蝶,飞过废墟。”赛后,吴易昺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陈伟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