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分布范围已探明 提取文物928件套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3 18:05:32

  国家文物局今天(13日)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 址考古新成果。

  国家文物局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

  据了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于2022年10月,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遗址水深约1500米,两艘沉船其年代分别属于明朝正德、弘治年间。

  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其中,核心区长约37米、宽约11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由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瓷器、铜器、竹木器等构成。一号沉船遗物数量超10万件。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其中,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遗物以原木为主。

  本次调查期间,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部分瓷器带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底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本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长基线定位系统提高了定位导航和位置标注的精度;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使用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尤其是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为我国深海考古调查探索一套路径和模式。

  同一时间段,新疆银行也发布了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公告,将人民币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挂牌利率由3.85%调整为3.7%,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高凯)集结老中青三代演员,演绎老舍珍贵遗作,2023年,北京人艺以全新创排的大戏《正红旗下》重磅开年。

  4日,甘肃省政府外国专家“敦煌奖”获得者、甘肃政法大学外籍教授奥莉娅也来到图片展现场参观。来自俄罗斯奔萨市、现年36岁的她定居兰州已15年。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兰州市与俄罗斯奔萨市缔结友好城市已20多年了,两地交流合作已涉及很多领域。作为教师的她将以敦煌文化为桥梁,为世界各地年轻人分享精彩缤纷的文化,促进甘肃与国际高校、学生、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

  作者:宁佳彦

  实际上,彼时的梁晓声生活已趋于稳定,文学带来的声誉和收益基本让他脱离了许多人在时代演进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他的秉直,源自与生俱来的性格,也源自对身边人及众生的同情:“(压力)会在我的弟弟妹妹们的家庭生活中呈现出来,他们都下岗了”,更源自少年时接受过的文学滋养——他曾在托尔斯泰、雨果、屠格涅夫、普希金、莱蒙托夫、肖洛霍夫、巴尔扎克等等作家的笔下,读到了超越个体的表达,读到了胸怀苍生的博爱与悲悯。他印象最深的是高尔基的《丹科》:一族人迷失在黑夜的森林里,英俊勇敢的青年丹科自告奋勇给人们带路,被黑暗绝望所折磨的人们却因此责怪他。为了拯救他们,丹科取出自己的心,照亮前路,领着人们走到自由之境而倒下,他燃烧的心被毫不在意的族人踩过,落成一地的星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黄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