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1 01:35:57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力的时尚美。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蒙古国位于中高纬度的内亚草原,全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雪上加霜的是,天然的地理位置、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让这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唐莉介绍,人民海军已建立起由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等五大兵种,以及多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的海上战斗力量。强军十年,人民海军聚焦主责主业,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特点,高质量推进以航母编队、核潜艇、两栖作战编队等新域新质力量为重点的海上力量体系建设,加速远海远域、新型军事力量融入作战体系综合运用,提升五大兵种综合作战能力,全面提高海上威慑和实战能力。

  韩国总统尹锡悦18日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表示,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问题,而应该像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问题一样,超越地区,视为全球性问题。他还称,韩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坚决反对以实力改变所谓“台海现状”。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张景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