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23期生厉雷:耄耋有所期 合力谋统一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2 09:08:48

  中新网廊坊6月1日电(记者 陈林 艾广德)黄埔第23期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招训并毕业的最后一期学生。日前,黄埔第23期学生厉雷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仍希望能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能尽一分力,不尽半分。”

  已是高龄的厉雷,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清瘦的面容和略显单薄的身躯,透着一种硬朗和刚毅。老人思维清晰、儒雅健谈,有助听器却不喜欢戴,还能与记者微信交流。

  厉雷1930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考入当时在成 都的黄埔军校。回忆起76年前在军校学习往事,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对一次顶被子受罚经历记忆犹新。他说,入伍训练中,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有一次我把内务弄乱了,就受了处罚,顶着被子在营房里转了十圈。”

  因当时局势紧张,黄埔第23期学员在校训练修业期规定为一年半。厉雷回忆说,那时生活艰苦,训练强度大,还经常在深夜拉练。

  1949年底,成都解放前夕,黄埔军校计划迁往台湾。当时因病住院的厉雷,和几位同学一起商量后留在了部队医院,没去台湾。“后来,就参加了起义。”

  一年多的黄埔军校学习,厉雷说,他从“北京大宅门里一个少爷、软弱书生”,历练成“一个坚强的人”。

  2014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他曾写文章纪念,表示黄埔军校“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使他刻骨铭心的受益,还是校门上知名的对联。“震撼我的心灵、启蒙我的人生观念,也重塑了我的灵魂。”

  新中国成立后,厉雷又先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学习,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1957年,他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知子营中学任教,直至退休。老人文学修养深厚,尤其酷爱书法,一生桃李满天下。虽已年过九旬,还经常走进校园,为学生义务讲授书法。

  抖音平台,有学生晒出与厉雷老师的合影,许多网友留言:“教过我美术,令人尊敬的老师”“我们的厉老师”……

  20世纪80年代,厉雷加入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积极联系在台湾的黄埔校友。在与台湾黄埔校友的交流中,他们经常以“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需努力”互相勉励。

  2008年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编印了《厉雷文集》,序言中评价他“时时牵挂着祖国的和平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不遗余力地为和平统一事业积极联络、呼吁、奔走。”

  说起这些往事,老人说,黄埔人的使命就是为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无悔一腔血,耄耋有所期。不言夕阳晚,合力谋统一。”(完)

  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成效,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安居方能乐业,无论是住房的刚性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对百姓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然而,在购房过程中,个别开发商和销售人员却不讲诚信,严重损害购房者的正当权益。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消费又热乎起来了。从商圈到小店,一张张笑脸都在诉说着线下商业正在回归“烟火气”。“新的一年,明显感觉到生意回来了!”多家实体店经营者的共同感受道出了对新年消费市场的希望和信心。

  海南检察机关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围绕易发、多发的森林火灾、“飞线充电”、电梯“失灵”等问题开展应急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小专项”监督活动,2022年共发现应急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59件,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1件。

  江俄力汗说:“打算过去待两周时间,看看女儿,陪陪孙子们。”(完)

  金文材料证实,自昭王时即已循淮水西上,阻断“金道锡行”的淮夷,在穆王时更直接威胁到成周。穆王早期的录卣、录尊铭文记述:“王令曰:淮夷敢伐内国,汝其以成周师氏戍于古[图4]”,现藏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的[图5]甗铭文曰:“师雍父戍在古[图4],[图5]从,师雍父[图6]使[图5]使于㝬侯。”师雍父派[图5]到今漯河一带出使㝬侯,显然是为了联防淮夷的事,由此亦可见,淮夷确是沿着淮水溯流而上逼近成周。1975年陕西扶风庄白出土的[图7]方鼎铭文记王令[图7]“率虎臣御淮戎”。“淮戎”即淮夷。同出[图7]簋铭文记[图7]率有司、师氏“搏戎㝬”,即搏杀淮夷至上文所言在漯河之㝬。

许俊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