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外资“逃离”中国了吗?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3 11:26:54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王梦瑶)近日,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同比增加4.3%,达到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外资“逃离”中国了吗?德国显然并非如此。不仅德国,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23年法国、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4.1%和81.0%,澳大利亚去年对华投资也有17.1%的同比增幅。

  整体来看,外资非但没有“逃离”,反而增加了在华投资。2023年5月,丹佛斯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在天津投用;9月,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江苏昆山落成投产;12月,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在上海启动。

  外资用脚投票的一大原因在于希望把握中国未来发展机遇。仅2023年一年时间,施耐德电气上海康桥工厂三期工程落成,无锡绿色智慧产业园启动建设,施耐德电气“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AI创新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纷纷落地中国。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认为,近年来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进为各行各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也表示,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的突出优势。中国新能源发展走在全球最前列,巨大的市场规模是技术进步的关键推手,如何 抓住中国新能源发展速度,同时让能源创新力更好支持新能源场景带来的需求,是施耐德电气关注的核心话题。

  今年是亚洲知名不动产集团凯德集团进入中国的第三十年,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表示,中国是凯德的重要核心市场和增长引擎。过去三十年伴随中国经济腾飞和中新(新加坡)合作的不断深化,凯德持续为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创造价值和可持续回报,未来凯德将继续深化在华投资,继续与中国同成长、共腾飞。

  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还需要继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在2月召开的吹风会上表示,“外资24条”共计59项举措中,10项已完成,28项取得阶段性进展,包括已经起草政策文件、正在推动出台的过程中,按照政策举措要求已经开展相关工作或者进行了工作部署等。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换届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履职的第一年将以何种姿态打开局面,备受瞩目。

  2022年12月30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秋莲与刘鑫(现改名为“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刘鑫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及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20万元,共计69.6万元人民币。

  <strong>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 贺青华:</strong>要特别提醒加强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这一点至关重要,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疫苗接种会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所以特别提醒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接续治疗,医院还有序将10个外科病区暂时改为内科病区,并将部分外科医生调派到内科病区,接受内科医生管理。“最艰难的时候已经顶过去了,现在我们仍会将救治重点放在有基础病以及高龄的病人身上。”朱思伟说。

  “新年贺词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表示,作为科技创新企业,将勇于创新,突破更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据悉,进口关税配额联网核查全面实施后,三部门还将根据广大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联网核查系统,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释放改革红利。

孙应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