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文旅界人士走进景德镇:“千年瓷都”展现新活力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1 03:00:45

  中新社景德镇5月31日电 (记者 刘玥晴)“传承不意味着落后于时代,可以用新颖的陶瓷作品展现历史典故,以国际化视野讲中华民族的故事。”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执行副院长王伯勋5月31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如是说。

  当天是“艺海流金·情满赣鄱”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行程的最后一天,王伯勋等数十位香港、澳门文化和旅游界人士来到“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感受陶瓷文化焕发出的新活力。

  景德镇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拥有冶陶史2000多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如今依然保留着丰富、完整的瓷业体系及文化遗存,窑火生生不 息。

  “专注于陶瓷上千年,景德镇工匠精神令人感动。”参访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源谷艺术生活街区后,王伯勋深感当地陶瓷历史、学术和产业之连贯与交融。

  传承技艺、培养人才、鼓励创作,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学术支持愈发丰厚。王伯勋认为,这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有所启发:加强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数百年前,产自波斯地区的矿物质钴料——苏麻离青,通过古丝绸之路辗转来到景德镇,与瓷器相结合,元代青花瓷由此诞生,这种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亦延续至今。

  “用传统技法制作出配色大胆、造型前卫的艺术品,非常惊喜。”王伯勋对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印象深刻,他说,看着这些展品,仿佛踏上了一段关于文化、时间、空间和心灵的旅程。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除陶瓷艺术不断创新外,景德镇的活力还体现在这里汇聚着上万名“景漂”年轻人。香港中国旅游协会会长吴熹安表示,乐于见到此类现象,希望香港能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将“景漂”匠人的作品和理念传播至海外。

  吴熹安曾在20多年前到访于此,在他看来,现在的“瓷都”不仅创作氛围更浓厚,旅游资源也气象一新,“如果能针对不同年龄层和需求的受众进行宣传,制定研学、休闲、康养等多个路线,势必能激发更多游客的兴趣”。

  对于景德镇陶瓷如何持续“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邓民亮指出,吸引年轻人是关键。“香港乃至全球的年轻人都很喜欢喝咖啡,马克杯市场广阔。”他建议,在保证质量和做工的基础上,匠人们可为款式和花纹的设计投入更多精力。

  在赣港澳青年交往交流方面,邓民亮期待香港、澳门的艺术类大学生前来参访,“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华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传承古瓷基因,推广制瓷工艺,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这种不朽的匠心”。(完)

黄心宇介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关键之年。代表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消息,必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把对总书记的崇敬爱戴转化为奋力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坚持‘强富美高’一张蓝图绘到底,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努力交出不负总书记期待、让全省人民满意的新答卷”。

  东汉时期陕西绥德墓门的门楣画像石中有玉兔捣药纹样。在湖南省新邵县和桂阳县刘家岭发现的宋代墓室的壁画上均有玉兔捣药图案。从汉至宋,这些玉兔捣药浮雕兔子均为站姿(仿人类站立姿势),双手持药杵捣药或一手扶着药臼,后腿维持站姿保持平衡,常见的有单兔捣药和双兔捣药两种形式。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铜版上也有玉兔捣药纹,铜版中部图样为站姿玉兔,四周为店铺名称、招贴文字。到了明代,玉兔捣药纹样出现在大批的缂丝、织锦、盘绣、刺绣之中。明、清以降,玉兔捣药形象还出现在了耳坠、荷包、铜镜套、浅碗、鼻烟壶等物之上。可见,“玉兔捣药”传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总书记通过视频亲切看望慰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留守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仔细询问市场运行、商户买卖、批发价格等情况。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夫妻二人是备受考验的一年。深夜漫长的国境线上,警笛声声,红蓝灯闪烁交相辉映,王立波与梁文婷常常各自奔赴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现场,守护着南疆国门安全。

  “我有高血压,李医生经常来看我,给我量血压、测血糖。”68岁的村民肖玉琴说,遇到紧急情况,她会及时赶过来。

许佳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