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苹果搁置第二代Vision Pro开发 专注于“更便宜的头显”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19 06:40:38

  消息一出,不少科技媒体第一时间拍手叫好,直言苹果这条产品线的前景“更加光明”了。

  意料之内的进展

  据The Information援引产业链人士报道,由于Vision Pro今年上市后的销售放缓,苹果已经暂停了下一代顶级头显设备的开发工作。据悉,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苹果公司一直在降低“Vision Pro 2”开发的优先级。

  背后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在今年2月Vision Pro上架美国市场后,仅过了两个月知名科技分析师郭明錤便透露,苹果已经将今年的出货预期砍到40-45万部的水平,比起早些时候的80万预期少了一半。美国市场需求的急剧下滑,也令苹果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一同看衰。

  翻看过去几个月的报道,也能意识到这款产品的问题:昂贵的售价(3500美元/3万元人民币起步),同时机身重量也是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问题。

  据悉,一家Vision Pro关键供应商在收到苹果的预测后,于今年5月将产量砍掉一半。这家供应商的信息显示,苹果今年Vision Pro的产量不会超过50万台,同时在8月之前没有显著增产的计划。

  专注Visi on设备的普及性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面,随着“Vision Pro 2”项目被暂时尘封,下一款苹果头显设备势必会是面向更广泛大众的设备

  众所周知,苹果的研发进度里的确有一款代号为“N109”的Vision设备,旨在保留Vision Pro的高分辨率显示屏,同时砍掉一系列功能降低成本。

  此前另一位知名科技记者古尔曼曾爆料称,入门款Vision设备的定价目标在1500美元-2500美元之间。但根据最新爆料,苹果似乎开始变得更加注重消费者钱包的承受能力——公司现在希望新Vision设备的定价与“高端iPhone”对齐。现在顶配的iPhone 15 Pro Max定价为1600美元(1.4万元人民币)。

  另一个关键变化将是新Vision设备的重量也会“至少轻三分之一”,一些传感器、麦克风等硬件将会缩水。The Information也表示,虽然这款新设备的档期估计会在2025年底,但目前苹果还没有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砍掉太多功能,所以具体的发售日期仍有可能延后。

  对于这一动向,知名苹果新闻网站9to5mac直言此举能令“苹果头显设备的未来更加光明”。

  该网站表示,一个更实惠、更轻便的Vision产品能够真正带来公众大规模使用Vision平台,这是Vision Pro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如果更便宜的Vision型号取得成功,这将意味着整个平台的成功,并为功能更强大的下一代Vision Pro创造更大的市场。鉴于iPhone和Apple Watch都是先有基础型号,培养客户群体后再推出高端型号,苹果先发布Vision Pro的举动原本就很奇怪。

  9to5mac总结称,这件事对于Vision Pro也是全方位的利好,唯一的缺点就是那些已经成为Vision Pro粉丝的用户可能得为下一代产品等更长时间。但如果新的入门款设备给Vision平台带来更强大的应用生态体系、更多的沉浸式视频以及更强大的视觉操作系统,那个被迫延迟的“Vision Pro 2”一定值得这样的等待。

  元旦假期,长线游迎来小高峰。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成都、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昆明等城市出发的预订量超过去年同期。三亚、西双版纳、陵水、海口、厦门、万宁等旅游度假城市,吉林白山、河北张家口等滑雪城市,酒店连住3天以上的订单占比接近三成。全国民宿预订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近两倍。(央视网)

  虽然如此,但市场人士依旧预期,高能源价格仍将继续在2023年困扰欧洲。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许多和陈茜一样坚守岗位的工作者,在这个冬天,用陪伴温暖了一座座城。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4/45/9751726250668872149.jpg" alt="qxtx" />

  敦和资管预计,A股和港股在经历了2022年的持续调整后有望出现“反转”。从历史上来看,当外需显著下滑时,往往都会看到股票市场熊转牛的拐点,因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稳增长,股票市场的风险偏好会得到显著提振。就2023年而言,本轮A股上涨的节奏较以往可能偏慢,这主要由于房地产的恢复比较缓慢。在风格上,2023年敦和资管相对更看好价值股,以及政策推动的方向。此外,该机构还认为,在2023年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可能同步回落的背景下,港股的流动性会更加充裕,港股市场的表现也可能会相对优于A股。

潘莹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