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爆出三重利好,化工行业基本面持续回暖!机构:当前化工板块安全边际充足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3 10:53:20

  作为顺周期板块,同时作为众多行业的上游原料行业,化工行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最近,多则消息或对化工板块构成利好。

  国内物价延续回升态势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5月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则季节性下降0.1%。5月PPI环比上涨0.2%,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转正,同比降幅收窄1.1个百分点至1.4%。分析人士认为,年内中国物价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三季度降息降准有空间。

  物价的温和回升或反映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上游化工行业。

  美国5月CPI增速低于预期

  昨日,美国公布CPI数据。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3.3%,低于预期和前值3.4%,为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5月CPI环比持平,为2022 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5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4%,低于预期3.5%及前值3.6%,为三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核心CPI环比增长0.2%,预期为持平于0.3%。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提升。

  如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外需或得到进一步提振,国内出口相关行业有望较大程度获益,上游原料行业化工行业亦有望持续获益。

  上海设立“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

  昨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部门解读。据介绍,为进一步适应科研范式变革,加速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上海市科委设立上海市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并编制形成《上海市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专项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在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发现、遴选、布局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为国家培育和储备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的项目,并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据悉,该专项涉及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未来能源技术等多个技术创新方面,或进一步利好新能源、新材料等化工板块子行业。

  图片及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华宝基金、雪球、Wind等,截至2024年6月12日。风险提示:化工ETF被动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期为2012.4.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Wind数据显示,细分化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019年:25.1%;2020年:51.68%;2021年:15.72%;2022年:-26.89%;2023年:-23.17%。标的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适当性评级C3(平衡型)及以上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赐

  国际出行稳增

  假设2023年主板注册制改革落地,且预期主板发行规则向创业板看齐。那么,沪深A股预期新股数达310~410只,其中科创板110~150只、创业板130~170只、主板70~90只,询价新股合计募资额为3980亿元~6300亿元;而假设2023年全年仍是注册制和核准制并行,沪深A股预期新股数达300~400只,新股合计募资额为3880亿元~616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再次延长将覆盖更多海外交易时间,避免境内外外汇市场形成过大价差,也更加方便全球投资者参与。

  2022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东莞1月4日电 (郭军 陈海锋 李小艳)1月4日,中铁四局东莞环市南路上跨广深铁路项目转体梁成功转体,这也是广东省曲线半径最小、梁面最宽的转体梁,为下一步桥梁合龙和道路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2023年的开端,从IMF总裁最新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受阻以及高通胀等多重挑战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仍不乐观。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期待回稳向上的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能、提供强大支撑,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表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

杨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