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奎”冒充“咪喹”,别让药品名打“擦边球”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6 19:09:00

  《水浒传》里有李鬼冒充李逵,如今市场上有“咪奎”冒充“咪喹”。“咪喹莫特”和“咪奎莫特”不仅名称相似,而且包装雷同。但正如李鬼没有李逵的本领一样,消字号产品“咪奎莫特”也没有药品“咪喹莫特”的治病功效,可患者分不清“奎”和“喹”,病情就容易被耽搁,等明白过来,上当受骗之感就会油然而生。

  商品名碰瓷药品通用名,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若仅从名称上看,导致“大头娃”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很像是一种皮肤病药,但它属于消字号产品。此外,中消协曾对某电商平台销售的针对婴儿湿疹的产品进行调查发现,该网站大量充斥着宣称具有治疗效果的婴儿“湿疹膏”,看名称与药品无异,但经购样后查验,均为仅有消毒作用的消字号产品。

  商品名称混乱,在药品之间更为严重。通用名是正规的、公认的名称,商品名则是药企起的名称。比如“妈咪爱”是商品名,其通用名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现在家长们普遍记得了其商品名,反倒不知其通用名。曾有全国政协委员就药品商品名称规范管理提交提案,并举例说明,阿奇霉素是通用名,但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奇霉素有不同的商品名,由于生产厂家众多,导致阿奇霉素的商品名有近20种之多,极易搞混。

  药品的商品名除了数量繁多,而且杂乱无章,有些还存在刻意误导或虚假宣传现象。比如曾有一种中成药的商品名叫“消癌平”,被当时的国家食药监部门领导点名批评,质问“你消的是什么癌症”“如果吃了这个药能够把肿瘤消掉了,外科医生也不用做手术了”“这种名称不改行吗”。药品商品名称之乱,可见一斑。

  更有甚者,有些药品的商品名连见多识广的医务人员都“称绝”,比如一种商品名为“百事必妥”的药品,其通用名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国产药,其进口药的商品名叫“可乐必妥”。一种抗菌药的注射液绑定一类饮料名称,着实让人感到诧异。

  五花八门的药品商品名背后藏着哪些猫腻,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碰瓷、绑定名气大的商品名称,故意追新求异,带有夸大的成分,很多都是因为想别出心裁,让人记得住,从而达到扩大知名度与销量等目的。

  药品商品名太多、太杂,有时候患者很难搞清楚,甚至会感到蒙圈,进而容易吃错或吃重药,比如患者以为是吃了两种不同的药,其实是吃了同种异名的药,进而导致药品毒副作用大幅度增加。药品名称和药品的其它内容一样,都要通过药品说明书“明说”而不是“混说”,从而让患者看得懂、分得清,用得也放心。

  唐传艳

  根据独立调查结果,积极参与该质押担保的人士夏海钧及柯鹏均已离职。就潘大荣而言,其已被调任至恒大培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普通员工,负责日常行政工作,无决策或审批权限。潘大荣与公司的董事没有任何关连。因此,董事会及独立调查委员会认为公司管理层的诚信不存在监管疑虑。

  在商务部长任上,雷蒙多对中国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她推动美企对华出口,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娱乐、美容等在其看来“敏感度较低”的领域。

  2023年8月28日,弥勒市发布了《弥勒市2023年城市建成区病媒生物消杀通告》《“清洁家园、除害防病”倡议书》,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家长严先生:8月份我们参加了一个挖藕的夏令营,一家三口交了290元。早上我们自己开车到奉贤。那天很晒,二十多个人下去挖藕,总共就挖出来一节藕。后来和农场主交流,才知道8月份不是挖藕的季节。我们来体验劳作的辛苦不假,但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宣传的时候说保证满载而归,实际颗粒无收还减了项目,说白了就是货不对板,对不起来回三小时的车程。

  发言人指出,美方自身国家安全立法密不透风,动辄对他国滥施“长臂管辖”和非法单边制裁,通过各种卑劣手段打压异己,“跨国镇压”的帽子美国自己戴再合适不过!美不反躬自省,反而信口雌黄,对特区正当执法横加指责,为反中乱港分子鸣冤叫屈,其所作所为,是对特区法治赤裸裸的践踏和亵渎,是顽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作祟,是“乱港祸华”险恶用心的欲盖弥彰!

  另一方面,作为主管经济的内阁大员,雷蒙德又必然要面对经贸领域的务实声音。许多美国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糟糕的美中关系不符合其利益。毕竟,许多美国公司在华有高效的制造基地,或有良好的消费市场,很依赖中国区的营收。

余欣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