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只产品年内浮盈超10% 红利主题基金热度持续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5-17 09:57:35

  本报记者&nbs p;吴  珊

  见习记者 方凌晨

  红利策略热度不减,各家公募机构积极布局相关产品。

  5月15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富国中证红利低波动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拟于5月20日上市。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已成立29只红利主题基金(只统计主代码,下同)。目前,市场上近九成红利主题基金年内实现浮盈,有61只产品实现10%以上的年内浮盈,3只产品年内浮盈超20%。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红利策略通过寻找长期分红稳定、股息率高的股票来获取收益。在强调上市公司分红导向、利率水平维持低位等环境下,中长期仍看好红利主题基金的投资价值。

  近九成产品年内浮盈

  今年以来,红利策略仍是投资者热议的“关键词”,公募机构也抓住投资者的需求,“趁热打铁”布局红利主题基金,红利主题基金的发行持续活跃。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年内已有29只红利主题基金相继成立,超过去年全年成立16只产品,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在相关产品不同梯队的“后备军”中,有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中欧红利精选混合发起、海富通红利优选混合等多只产品正在或等待发行,另有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南方基金等基金管理人旗下相关产品处于申报过程中。

  谈及公募机构持续发力红利策略产品的原因,华安基金表示:“红利资产除了高分红特征外,往往兼具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相对稳定的特点。同时,由于股息率与分红率正相关、与估值负相关,高股息股票常常具备低估值的特征。举例来说,从2021年初算起,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相较于恒生港股通指数跑赢43%,展现出市场震荡与下行阶段红利资产表现相对较好。”

  “A股市场持续维持存量博弈,导致行业与风格振幅较大。2024年,市场或将更多关注具备类现金属性与低估值属性的安全资产,而高股息、低估值的风格特征令红利策略能够较好地与上述属性匹配。”华宝基金标普红利ETF基金经理胡洁对记者如是说。

  红利主题基金在业绩方面整体实现了较好表现。在有业绩记录的136只红利主题基金中,121只产品今年以来实现浮盈,占比达88.97%。在浮盈靠前的产品中,有61只产品实现10%以上的年内浮盈,3只产品年内浮盈超20%。具体来看,工银红利优享混合以22.34%的年内浮盈“领跑”同类产品,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华宝红利精选混合等基金浮盈“跟跑”。不过,基金业绩表现差距也不可忽视,首尾产品相差逾30个百分点。

  中长期仍看好红利策略

  红利策略虽然具有较好的防御性,但相关策略产品收益表现也会出现波动和调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未来红利策略能否持续占优?

  在华安基金看来,红利类资产中长期优势明显,短期内在基本面及政策的催化下凸显投资价值。红利指数或者选股具备红利属性的基金仍然值得投资者继续关注。

  “红利资产在行业分布上主要以银行业、公用事业、周期龙头等构成,产业生命周期维度大多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盈利相对稳定。与此同时,在监管政策持续引导上市公司分红的背景下,优秀企业的分红意愿也会逐步抬升。最后,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利率水平维持低位,也会对红利策略提供支撑。”华安基金进一步表示。

  外商独资公募富达基金于今年4月30日成立了其第一只红利策略公募基金——富达悦享红利优选混合。富达悦享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近期监管进一步强调加大上市公司分红,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在政策的不断催化下,结合国内不断走低的利率环境,中长期来看,我们看好红利投资策略的投资价值。”

责任编辑:何松琳

  去年11月,美国保守党政治行动大会(CPAC)在墨西哥开幕,主题之一就是要阻止卢拉为代表的拉美左翼运动的回归。

  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样,博索纳罗深谙社交媒体的巨大作用,他在网上拥有数百万粉丝,当他给竞选对手卢拉贴“标签”时,支持者深信不疑。

  没有任何一种工作或生活方式是十全十美的,任何生活都自带枷锁,“数字游民”也不例外。自由和独立是常态,寂寞和离群是挑战。许多人厌烦了循规蹈矩打卡上班的主流生活,向往自由的工作环境,因而盲目从众。然而,“数字游民”的生活并不是逃离现代困境的方法,无论是遵循传统的工作模式还是成为“数字游民”,都应该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理智选择。

  掀起消费热潮

  过去数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下,带动了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催生出了直营、服务型车企等新的商业模式。部分传统车企,亦开始模仿新势力车企带来的新模式。

  另一方面,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杨家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