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铁路人”刘星星:千里诊脉 守护列车运行安全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1 13:18:59

  中新网太原3月25日电(任丽娜)在铁路江湖,有一种“医术”,专门“医治”在集中修大展雄风的大型养路机械,人送外号——“大机医生”。刘星星,作为一名“大机医生”,10多年来,奋战在大秦、瓦日、大西高铁等铁路线上,守护着列车的运行安全,成为中央宣传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最美铁路人”。

  刘星星,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工务 机械段综合机修车间电气工区工长。太原工务机械段承担着太原局管内5343公里线路捣固、清筛、打磨、钢轨更换等重要施工项目。刘星星主要从事大机车辆电气类故障处理和调试工作

  指挥大机使出“洪荒之力”的“最强大脑”就是电气系统,从筛换起拨,捣稳夯拍,再到压力传感、信号、照明,大机的每一个动作都无法离开“最强大脑”电气系统的指挥。

  大型养路机械电路板和传感器是非常精密又易损的配件,集成度高,一块电路板上有上千个零件,面对故障,刘星星即刻化身“脑科专家”,对大机电气设备中的“疑难杂症”一一进行检修排查,确保大机“指挥系统”零故障。

  从接到第一个电话到故障修复,才用了不到十分钟。而这看似短暂的十分钟,不知道凝结了刘星星多少心血和汗水。

  最初,为了尽快弄懂养路机械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刘星星逐一分析车上部件的动作过程。整辆车,上千个部件,上万个端子接口,都被刘星星拆解了下来,反复研究,直到弄明白为止。

  保障每台作业车辆高效施工、安全运行是大机检修人员的天职。作为工长,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场检修,刘星星还开设了服务热线,远程指导现场车组人员处理故障,编制了“‘运、检、修’闭环流程”和“电气组标准化一次作业流程”,满足了13种车型调试以及百余台大机年修调试的需求,参与编制的《大型养路机械故障案例手册》被广泛使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保障高速列车安全运行、乘坐舒适,捣固作业精调是关键。2018年,北京冬奥会配套工程张大高铁开始全线铺轨,为了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将8mm的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提高到动态2.5mm以下,这就意味着要让上百个作业部件协调配合,每次动作误差不能超过0.3mm,加上捣固车机设计精度只能达到正负2mm,这成为史无前例的工作。

  为了达到标准要求,刘星星始终盯在现场,摸索各项数据对线路的影响,耐心尝试调试方法。经过对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和调试,终于达到了作业要求,还创造了精捣精调“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1.8mm”的新纪录,作业线路质量全路领先,并在之后的郑太高铁等线路建设、改造中广泛应用。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必须让更多的人懂大机、会维修。为了提升大机检修水平,提高现场故障处置能力,近两年,刘星星开办了大机检修专项提素培训班,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现场故障应急处理及高铁精捣调试技术的推广。先后培养出270名大机检修骨干,大家不分昼夜,为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高效作业提供着坚强保障。

  25日,刘星星对记者表示,他将一如既往当好工务大机设备的“把脉人”,潜心钻研业务,做好技术推广,为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另一方面,进口的形势则较为乐观。彭波介绍,2023年中国国内经济受疫情、经济等政策优化的影响,投资与消费均将出现较大回升,将较大促进进口。“另外,2023年全球经济较疲软,局部冲突扩散或者加剧,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也有利于刺激进口。”彭波表示,“进口的乐观前景也有利于过去几年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订单回流,根据就近原则,生产应该更加接近最终市场。中国市场的扩大,有利于跨国企业将生产重新安排到中国大陆。”

  开拓前沿交叉领域,“80后”的付巧妹回国短短几年就创立古DNA研究实验室,组建起一支勇于创新的年轻团队,推动我国古DNA研究进入世界前列。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参会回来之后,付巧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把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不断分享给身边的年轻科研人员。

很快就能把你救出来”

  <strong>——国防部卷入物资采购丑闻</strong>

  进示范村看新业态

  专家认为,退市新规明确了“空壳退市”的目标导向,代替了长期以来的“亏损退市”逻辑,着重考核持续经营能力,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抑制市场炒作具有重大作用。

林宗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