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人:增强实力 探路转型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3 04:28:36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门睿 吴侃)由中国侨联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21日在北京结业。

  一周时间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围绕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时代和平发展面临 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等主题展开课程学习,并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兴科技企业进行现场学习。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就学习心得和海外华文媒体国际传播经验展开交流研讨。菲律宾《商报》文艺副刊编辑陈淳淳说,菲律宾《商报》前身《华侨商报》创刊于1919年,是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100多年来,《商报》秉持自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报道菲律宾当地的发展与变化,时刻关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赢得菲华民众的广泛喜爱,未来将传承使命、发挥优势,继续为民间交流搭建“桥梁”。

  “当前传播技术迭代迅速,对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发展提出很高要求。”柬埔寨《柬华日报》总编辑安佳表示,此次研修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转型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海外华文媒体站在国际传播的最前线,直接与当地民众对话。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打破地域、文化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壁垒,不仅依靠华媒人的情怀,也有赖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新西兰雅风社社长邹家馨表示,成立8年来,雅风社通过传统媒体与线下活动,将诗词、书画、篆刻、京剧等传统艺术介绍给当地民众。“我们还在当地开展了京剧脸谱进校园、儿童书画书法班等中华文化活动,希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把中华文化介绍给当地民众。”

  “10年前在英国穿汉服,当地人会问我来自韩国还是日本。现在在英国穿汉服,会有当地人在观察后问我穿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英中人文交流中心主席王奕璇表示,这一经历让她意识到,参与国际传播不仅要保持文化自信,还要增强自身专业性,重视对报道事实和细节的考据。

  近年来,各国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与区域化、多元化与本土化、脱钩与反脱钩等展开激烈博弈,我国产业链面临的断链风险明显上升。

  广深两地均已落地,“认房不认贷”将带来哪些变化? 8月30日,广州明确落地“认房不认贷”。同日,深圳发布通知,自8月31日起施行新政。新政发布当天,多家银行表示按照新政执行。

  (备注:邹维洛不到1岁时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很难逆转的罕见病,除了药物注射治疗,他还要每隔一年左右接受一次脊柱侧弯手术。)

  这也指向合规落地的另一个现实困境:业内受访者提到,在业内已有共识的医药合规缺乏执行细节,而企业内部所制定的细则又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内资外资的合规标准也有不同,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药企使用的合规规范更多依循的是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CPIA)的《医药行业合规管理规范》,而外资药企使用的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 (RDPAC)发布的《RDPAC行业行为准则》(2022年修订版)。

  家乡实在太贫穷了!甘祖昌放眼山梁,心头一股豪情涌过。他想到了南泥湾,要把南泥湾精神以及南泥湾的经验,植入生他养他的土地,带着乡亲们大干一番,让乡亲们真正过上好日子。

  丈夫甘祖昌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指引着龚全珍。即使在甘祖昌逝世多年后,遇到大事小情,她都会站在将军遗像前问:“祖昌啊,我这样做对吗?”

吴家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