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和音)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1 16:46:03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是前提。国家间相互尊重,核心要义在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联合国宪章贯穿主权平等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要尊重各国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和 发展阶段性特点,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各国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既不能定于一尊,也不能生搬硬套。大国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公平正义是准则。要顺应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历史大势,摒弃丛林法则,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联合国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各国应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全球治理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要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是目标。面对全球性挑战持续蔓延,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命运紧密相连,利益休戚与共,唯有共担风险、共迎挑战,才能互利互惠、共赢发展。应摒弃一味谋求自身更大利益的做法,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各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冲破主从之分、阵营之别的思想藩篱,超越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理论窠臼,摒弃强推“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的错误行径。只有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不断扩大各国利益交集,才能凝聚起共护和平、共促发展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在于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断推进同各国的合作共赢,为国际体系带来了新气象。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已经同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形成了范围广、质量高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此基础上,中国已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多种形式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坚持同各国一道,以相互尊重超越恃强凌弱,以公平正义超越霸凌霸道,以合作共赢超越以邻为壑,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条国与国交往新路上阔步前行。我们相信,各国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本支撑。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稳慎推进、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市情、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费率制度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互相支撑、共同实现。

  6月22日,一位来自某三甲医院的感染科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日确实有不少关于猴痘的培训,参与科室包括皮肤科、感染科、发热门诊等。不过,猴痘相关培训一直在进行,从去年就开始了,民众无需过于担心。

  (5)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做好自我症状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对此,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海洋与大气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蔡文炬团队在一项发表于2023年的研究中发现,1961~2020年观测到的ENSO海温变率超过了97.5%的工业革命前模拟水平。这表明,不太可能仅由ENSO内部的自然波动导致。蔡文炬等人推测,可能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较下层增暖较快, 海洋与大气之间耦合效率增加。“ENSO变化的幅度很可能在过去一个世纪增加了大约 10%,虽然10%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多,但实际伴随着的是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并转化为更加极端和更为频繁的干旱、洪水、热浪、野火等。”

  对于日本传出反对“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论调的声浪,台外事部门紧急回应,称“地方县长的发言,不能代表日本政府的的立场”,并再度强调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求紧抱美日等国“大腿”。

  80后、90后歌迷们一定会记得《好心情》MTV里的李玟。在镜头里,她留着橙红色的长发,在海滩上跳舞,开头就是一段标志性的笑声,非常引人注目。那是20世纪90年代末,华语歌坛热歌频出的黄金时代,但当时,被传唱的那些歌大部分仍是曲风伤感的传统情歌。李玟出现之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女歌手能够像她一样,以动感、快乐的歌声和西化的整体风格闻名。这样的歌声和形象成了她最大的标签,立刻就和歌坛那些或清纯或忧郁的华人歌手区别开来。

黄馨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