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噪声法》让百亿市场迎机遇 你会为宁静居住付费吗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3 10:19:48

  你会为宁静居住付费吗?

  “楼上邻居每天晚上在家里拖拽椅子,噪音刺耳,听到快要抓狂”“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能听到嘀 嘀 的水声和机器嗡嗡运作的声音,吵得睡不着”“隔壁家妈妈辅导小孩做作业训斥孩子的时候,我也要被迫挨一顿训,童年阴影真不是说说而已”……关于房子隔音差、吐槽邻居噪音扰民的现象可能很多人遭遇过。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户对声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隔声降噪问题越来越成为住宅品质的痛点之一。

  住宅建筑是人们生活、休息、睡眠的重要场所,其声环境质量不但影响居住的舒适度,而且事关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但是,一方面以往出于建设经济成本考虑,对于住宅声环境指标要求较低,再加上开发商及设计单位对隔声降噪的认识较为有限,造成长期以来我国住宅声环境品质较为低下;另一方面,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技术和市场热点需求仍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社会生活领域特别是住宅建筑的隔音消音技术及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尚且不足。

  可以预测,未来住宅声环境质量将不再是住户的高标准要求,而是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基础标准之一,成为影响购房者做决策的重要因素。住户需要的是一个宁静的居住环境,噪声污染问题不能再被轻视,住宅隔声处理将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是降噪建材市场迎来的蓬勃发展机遇。

  ●南方日报记者 柴亚娟 周中雨

  消费者为宁静住宅付费意愿增强

  家住广州天河区的马先生工作时间自由,常常昼夜颠倒工作,居住于楼龄近20年的老旧教职工宿舍,过去常常受到楼下车辆及小区鸟叫声骚扰,晚上工作思路常被打断,白天补觉也难以入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今年年初,马先生斥资四五万元将家中所有窗户全部换为断桥铝窗,大大隔绝了噪音。资料显示,断桥铝门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具有节能、隔音、防噪、防尘、防水等功能,隔声量达29分贝以上,水密性、气密性良好,均达国家A1类窗标准。性能更好,价格也更高,一般来说,断桥铝门窗的价格比普通铝门窗贵50%以上。

  “现在晚上熬夜工作一点也不会听到室外杂音,早上送完女儿去上学,回来也能安心补个觉了。”马先生开心地说。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显示,噪音污染不仅仅只是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缩短人的寿命。

  城市生活中,居住环境的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噪声污染作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品质的一大隐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各社交平台上关于房子隔音差的吐槽层出不穷,日常生活中,因噪音干扰而导致邻里间关系紧张的 现象也时有发生,甚至有时还因矛盾不断升级,引发刑事犯罪。

  “隔壁的小工厂太吵了,每天晚上敲敲打打到凌晨,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近日,家住佛山南海黄岐的张女士向佛山市公安局长信箱发去了求助信,反映其家附近的一个小工厂晚上经常发出噪音,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

  今年11月22日,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结了一起故意伤害案:因不忍楼上邻居制造的噪声,楼下住户装“震楼器”还击楼上住户,楼上住户暴力破门并致楼下住户轻伤二级。经法院审理判决,楼上住户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

  事实上,根据《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万件,同比增加49.3万件。从投诉类型来看,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约303.8万件,占67.5%,同比上升9.6%;建筑施工噪声次之,约113.0万件,占25.1%,同比下降8.3%。目前,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废物污染,共同被看作世界四个主要环境问题。

  想要减少噪音侵袭,消费者对降噪付费意愿也提升。《中国家庭噪声污染及隔音门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80、90后等高净值人群对生活品质要求极高,舒适的声环境成为刚需,隔音降噪的门窗产品已然成为装修刚需。具体来看,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有改造门窗的计划,卧室、阳台、客厅空间隔音门窗改造需求多。隔音门窗仍是消费者的降噪救星,近九成受访者愿意为隔音门窗产品买单。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消费者追求的是更高品质、更高端的隔音门窗。安全、隔音、隔热、防水等门窗产品性能备受关注。

  新《噪声法》让百亿市场迎来新机遇

  降噪是一件专业的事情,这个行业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噪声与振动控制”,旨在减少或控制噪声和振动的传播、产生或影响。同时,降噪通常被视为一个综合性的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生活等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噪声与振动控制材料产值占比持续提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因技术成熟等原因,占比有所下滑,2022年国内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产值占比约为44.1%。随着新《噪声法》的正式施行,地方环保系统加紧了噪声污染问题的整治力度,一定程度刺激了噪声与振动控制市场的恢复。

  报告还显示,2023年,随着《“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实施,新《噪声法》的相关要求将得到进一步落实,监督管理力度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噪声与振动问题将更为关注,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噪声与振动控制市场中,轨道交通应用市场最大,最为成熟应用即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其次才是社会生活领域。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超过60%,2022年占比65.5%,其次社会生活领域占比17.2%。

  社会生活领域虽然占比不多,但由于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最受关注。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户对声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隔声降噪问题越来越成为住宅品质的痛点之一。

  新《噪声法》就将居住建筑(主要含住宅)列为需要保持安静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并对开发商提出了可操作性极强的、以隔声降噪标准为依据的、附带有明确法律责任的闭环管理要求,这将对住宅建筑的声环境保障产生深远影响。

  为更好地解决噪音污染问题,营造更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企业也纷纷抓住商机推陈出新。比如针对城市空间的噪音污染问题,比如致力于提供“创新噪声与振动解决方案”深圳洛赛声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洛赛声学”)创新推出隔音窗帘产品,可以改善十几个分贝的声音。“有的老百姓想改善隔音,但既有的门窗不方便把它拆掉,如果在里面加装一道门窗,造价高又占空间,所以我们就想到了第三种解决方案。”洛赛声学创始人刘韬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等于说在现有门窗基础之上不做任何改变,可以睡觉的时候把窗帘拉上,可以改善十几个分贝,效果是立竿见影,而且成本代价不高,可能也就是几百块钱千把块钱的事情。”

  特别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是当下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模式,轨道交通振动问题一直是其建设的难点。多年来,业内专家在振动控制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已经初步掌握成熟解决方案。

  比如位于上海青浦的万科·天空之城规划建设之初全面考虑噪声、温度、空气等指标。考虑到地铁上盖不可避免的噪音问题,万科·天空之城在车辆段上盖结合每种功能的建筑结构各自的特点按需布置,例如列车车轮滚动噪音、对轨道的冲击作用,降噪减震措施优先考虑总体布局、噪声源控制和声屏障设置,最大限度减轻地铁停车场对住宅开发的噪声(震动)影响。

  降噪标准待完善,降噪产品待普及

  尽管消费升级下人们对居家环境隔音降噪日渐重视,国家出台噪声污染治理政策也愈发严格,推动隔音赛道广袤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否认,当前降噪市场仍面临不少问题。

  一方面降噪标准待提升完善。根据我国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要求,卧室昼间允许噪声≤45分贝,夜间允许噪声≤37分贝,对比起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的标准,此标准仍有显著差距。比如,英国标准BS 8233中的住宅室内噪声设计指南值为:起居室,30dB(A)-40dB(A),卧室夜间:30dB(A)-35dB(A)。

  但是一些行业标准正不断推出,提升住宅外部和内部声环境水平,维护住宅使用者生活环境和谐安宁。比如《健康住宅评价标准》则规定是不超过35分贝,2022年最新标准则是不超过30分贝;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批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声博士声学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宁静住宅评价标准》自2023年9月15日起实施,为住宅建筑的声学性能提供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建筑降噪市场上产品比较多,但是鱼龙混杂,消费者都不能深入了解相关产品具体性能,很可能就遇上花高价钱买了低性价比产品。“这个问题背后原因是国内市场发展比较动态,企业推出新产品速度快,导致业主和声学设计单位不能完全做到对产品的深入了解和做出最优选择。”业界公认的橡胶材料的行业创新者及专家德国克莱博格公司中国代表陈芮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他进一步指出,在德国市场上基本都是多年使用的成熟产品,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性能很了解,市场对产品种类和性能需求比较固定。经过前期勘查测试能够针对具体项目需求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产品,从而在降噪效果和产品成本方面实现最优化。

  甚至还有消费者吐槽花钱做了隔音却没有效果,比如知乎上就有网友发问:为什么做了隔音没效果?“建筑隔声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叫木桶效应,它不是说只是某个比如说门窗或者楼板的这种单一要素,一个整体的概念非常重要。”刘韬指出,这就导致有些消费者可能装了非常好的门窗系统,但是上下左右邻里之间的噪声就变得更加突出了,依旧达不到隔音效果。“建筑隔音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而且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概念,就某一个方面做得差的话,有可能整个隔音是失效的。”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莫杰介绍,重庆以种养循环为路径,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因地制宜推进稻鱼、稻虾、稻蟹、稻螺综合种养,新建标准化基地5万亩,稻田亩均新增产值1360元。创新“鱼菜共生”模式,建设工厂化鱼菜共生示范基地3个,推广规模达5.7万亩,亩均产值1.6万元。试点水库浮式圈养,统筹小型水库资源,根据水库环境承载力布设养殖浮桶,实现了一水多用、以渔净水目标。

  但涨价的后遗症也在财报数据中有所体现。腾讯控股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总数为1.20亿,同比减少900万,环比减少200万。对于付费会员数下降,腾讯方面回应是由于内容排播延后所致,同时虽然用户下滑,但“得益于会员价格调整的积极举措,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有所提升”。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会议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些都道出了民营企业家的心声,相信这些措施将很大程度上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据介绍,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医门诊每天接诊患者超过60名,不光是金边民众,许多外省的患者也会驱车几个小时来就诊。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中方对中医药诊疗技术和经验的无私分享,有助于柬医学发展,为柬民众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11日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说,2022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政治责任,在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保持总体平稳,国家储备实力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及时有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体现了对党的自我革命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彰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沉忧患意识、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

蓝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