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政持续用力护航 “真金白银”支持打造科创策源地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4 01:37:51

  中新网合肥6月3日电 (记者 吴兰)“2024年1-4月,全省财政科技支出1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亿元。稳定的财政投入,为高水平科技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左自智3日介绍说。

  在当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左自智介绍了该省财政护航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发展相关情况。

  近年来,安徽财政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持续用力,始终把科技、教育、人才作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坚持投入与管理并重,全力支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人才汇聚江淮。

  在支持科技发展方面,坚持加大投入和优化结构并举,支持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领域零基预算改革,统筹资金实施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支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3年,安徽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35.3亿元,总量跃升至全国第4位,较上年增长5.5%,助力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7位,连续12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完善财政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支持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推深做实本科高校省市共建,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兜牢学生资助民生底线。

  2024年1月至4月,安徽全省财政教育支出5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有力保障该省1298万名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在支持人才发展方面,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优先保障重点人才项目实施等,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省市累计投入超280亿元,争取更多优质科技资源落地安徽,推动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建设,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群布局13个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左自智说,近年来,财政部门通过找准支持科技创新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安徽还整合设立10亿元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资金,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 项目。(

  这是由联合国支持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小组当天发表的结论。该小组首次对地球工程等新技术进行了审查,并就对臭氧层的意外影响发出了告诫。

  而今,这样的消费者思维并不少见,近期也有多家机构预测史上最长换机周期将要来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将达43个月,中国智能手机换机周期预计增加到34个月。在这些现象面前,消费者反馈的理由也较为集中,一方面,是当前手机质量的优化提升,一部手机使用几年也不会影响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现在市面新机升级主要在摄影或是显示功能上“做文章”,尚未出现真正“现象级”的升级调整。

  美国民权联盟分管边境政策事务的主任乔纳森·布莱泽说:“拜登总统今天正确地承认寻求庇护是一项合法权利……但他宣布的计划进一步将他领导的政府与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反移民政策绑定。”

  浚县的“土”,更在于丰收之土地。

  另一方面,完善工作机制,解决不敢贷、不愿贷问题。近年来,银行业持续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业绩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挂钩,优化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说,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推进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基层分支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截至2022年11月末,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1.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普惠贷款客户较年初净增约20万户;普惠贷款资产质量稳健,风险可控。

  走进位于河北保定的涞水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走廊整洁干净,生产车间、料场库房错落有致,若不是高耸的预热器和巨大的回转窑,难以与水泥厂联系起来。

张康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