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种业科学家聚三亚探讨种业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来源: 能源网
2024-06-21 20:28:56

  中新网三亚1月5日电 (王子谦 张月和)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 会5日在三亚开幕,来自中国、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涉农高校、院所及国际组织的百余位种业专家和种业企业代表,共享种业前沿成果,共话种业合作之道。

  本次大会以“聚焦全球种业发展,激发中国种业创新活力”为主题,共举办现代农业领袖论坛、畜禽种业论坛、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论坛、水稻与麦类论坛、玉米与豆类论坛、“一带一路”国际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多场论坛会议及活动。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强调种业科技的支撑,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更离不开种业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未来种业发展,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要力争培育出兼具较高水平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应性的超级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在致辞中说,当前作物育种由2.0进入到3.0、4.0交织的时代,转基因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干细胞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生物育种技术迅速发展,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种业创新已经进入了大科学、大合作的时代。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说,自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中国种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种业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向并跑并行转变;经营方式从卖种子为主,向种子加科技全产业链经营方式转变。下一步,科研人员应着力破解种业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不足、种业创新与产业应用融合协调不足的短板。

  三亚南繁是种业的热土、“中国种子”的摇篮,中国近70%的农作物品种在三亚南繁繁育。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表示,随着众多科研力量进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成为中国种业创新的新高地,未来将充分发挥种业科研平台及科学家集聚的优势,结合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开展种源关键技术攻关,进行高水平国际合作。

  泰国农业大学校委会副主席Peerasak Srinives认为,种业科学研究方面,中国有着非常先进的技术经验,泰国可以派遣学生或科研人员到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工作;同时,泰国可以在冬季向中国科学家提供种业试验所需的热带气候条件。(完)

  “目前已安排389个引领性、支撑性重大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1200亿元以上,其中新建项目142个,续建项目247个。”项伟胜说道。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6/68/12766374611104880900.jpg" alt="" />

  由上总结,第一,一国要致富,应根据各自的比较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第二,成本是放弃选择的最高代价,各国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应从机会成本角度权衡;第三,自由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前提,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应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贸易自由。

  胡光万表示,通过对武陵腹水草分布区周边区域连续调查,目前仅发现2个野生居群,1个分布于景区栈道边上,另一个在村庄附近山上,且存在野生资源挖掘贩卖情况,亟需有关部门加强保护与种群扩繁拯救。(完)

  “昨晚听到星云大师离开的消息,我心里很难过。”6日,河北博物院原副院长刘建华忆起与星云大师的两次见面,表示还是想谢谢星云大师。

  毛宁: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一直同美方保持着沟通,明确要求美方以冷静、专业、克制的方式妥善处理。我们也及时向美方通报了核实了解的情况。

魏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