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1 02:08:47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

  “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今年6月9日,“淘淘”迎来第三个孩子——一头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此前两个孩子分别是4岁多的大儿子“汉宝”,即将满两岁的二女儿“小久久”。

  “长江江豚寿命一般在20岁至25岁,按此推断,‘淘淘’处在中年向老年过渡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淘淘”又一次繁衍后代,意味着其整体状况还比较健康。但不容忽视的是,“淘淘”身体部分指标已呈现衰老迹象,出现老年斑、食欲减退等情况。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探索建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实现长江江豚从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到止跌回升的转变。

  “淘淘”及其后代是人工饲养繁育保护策略的亲历者。经过摸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构建起人工环境下成熟的饲养繁殖技术体系。目前,武汉白鱀豚馆饲养着12头长江江豚,其中5 头为人工环境下繁育,包括3头二

  在郝玉江看来,长江江豚保护逐渐从“拯救保种”转入“种群恢复”阶段,当前仍需通过优化保护策略、创新保护技术、提升管护能力、推动全民参与等措施推进保护工作。(完)

  “对于选择在家隔离和康复的感染者,在保证自己能够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还需要学会自己监测症状、体温、脉搏、氧饱和度几项指标。”该文章指出。

  李炳烁所在的江苏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则瞄准了基层定位:利用大数据纪检监察的学科特色,研究基层的反腐败治理,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今年以来,该学院已承办江苏省农垦集团纪检监察干部研修班、镇江市京口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等项目。

  西部地区也不遑多让。近日,云南省就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4年,全省引进产业类(不含房地产、基础设施、金融类项目)省外到位资金8300亿元;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00个以上;入滇世界500强企业达150家以上。

  陈志海注意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者,从检测出阳性、到出现症状,再到好转、符合出院标准,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病程会长一些。

  往年,华为的校招规模在国内企业中数一数二。在华为2021财年年报发布会上,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2020年和2021年,华为招聘了2.6万应届毕业生,2022年华为计划招聘1万名应届毕业生。

  居家隔离管理期间要严格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如果遇到需要就医等特殊必须外出的情况,一定要经过社区同意并做好防护,专人专车落实闭环管理。

吴佑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