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百亩玉米迎丰收 “乡贤+”铺就特色产业路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24 06:24:26

  中新网江西崇仁11月9日电 题:江西崇仁百亩玉米迎丰收 “乡贤+”铺就特色产业路

  作者 巫发阳 杨文辉

  立冬已至,正值水果玉米丰收季。走进江西抚州市崇仁县石庄乡官山村水果玉米基地,一株株高耸挺拔的玉米秆整齐排列随风摆动,成熟饱满的水果玉米挂在粗壮的玉米秆上,基地负责人熊海清正与村民穿梭在玉米地里忙着采摘,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2022年,乡贤熊海清通过“三请三回”活动了解到崇仁县蔬菜种植相关政策后,便毅然决定返乡种植蔬菜,并积极响应崇仁县“‘冬闲田’变‘增收田’”的号召,在石庄乡官山村流转了200亩“冬闲田”种植了西兰花、水果玉米等蔬菜。

  “我们村的土壤非常肥沃,种植鲜食玉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种出来的水果玉米绿色、纯天然、原生态,深受消费者喜爱。”熊海清一边采摘一边介绍说。

  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熊海清聊起了今年的“丰收账”,“我们大概种了200亩玉米,亩产2600斤左右,总产量可以达到52万斤,主要供给抚州市各大超市和商贩。”

  石庄乡富溪村村民冯水孙在水果玉米基地务工,他开心地对记者说,“我一天上八个小时班,每天工资有150元,时间还比较自由,既能照顾家庭,又可以补贴家用,我感到很满足。”

  近年来,崇仁县始终坚持“乡贤+”引领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渠道,通过吸引乡贤盘活土地资源,成功打造了万亩野生黑灵芝基地、600余亩中草药食用菌基地、1000亩紫薯基地、800亩滩涂地草皮种植基地及连片设施蔬菜基地100余个,年产值过亿元,实现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

  下一步,崇仁县委统战部将深入挖掘乡贤人脉资源,并充分发挥乡贤联络 机制,通过与外埠商会加强沟通联系,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乡贤联谊联络,传递县情县策,搭建起家乡与乡贤之间的沟通桥梁,展示家乡发展新变化、新风貌,力争吸引更多乡贤回报家乡、投资家乡,为助力崇仁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献策献力。(完)

  2022年9月30日,乌克兰签署了加入北约的申请。

  刘华秋,1939年11月生于广东吴川。1965年7月参加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起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科员。1969年11月至1973年2月在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2月起先后任外交部办公厅综合组干事,中国驻加纳使馆二等秘书,国务院办公厅外事小组处级干事,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参赞、公使。1986年7月至1988年5月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长。1988年5月至1994年11月先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兼美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994年11月至2005年3月先后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

  珠江委介绍,重大水利工程有着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多的优势,是稳增长、促就业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2年,珠江流域32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下达投资计划392.89亿元,完成投资448.41亿元,完成率114%;开工建设了广西大藤峡灌区、广东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海南牛路岭灌区等4项工程,投资规模超过760亿元,将在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产车间一旁的灯笼展示厅,近百种样式、大小不一的灯笼,喜庆红火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订货。

  在进一步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时,摩根士丹利称,正在对中国股权风险溢价(ERP)重新评估,不少因素证明属于A股的牛市周期已经开启。

  在这灯光的背后,离不开一群“守夜人”,无论严寒酷暑,他们总在深夜里奔波前行,守护一城灯火,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白山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