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用药审批提速 年内已有21个药物获批上市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2 21:51:25

  国家药监局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以来我国有21个儿童药获批上市,其中有三分之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加快上市。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加大对儿童用药的研发、审评、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儿童药上市数量明显提升。2019年至今,国家药监局共批准271个儿童药。

  为解决儿科临床“急难愁盼”用药需求,国家药监局多措并举强化儿童用药保障。在儿童药研发环节,为更好服务企业,促进儿童药研发,提升申报资料质量,国家药监局与研发机构密切沟通,指导其更好更快推进研发工作。

  在临床使用环节,为解决儿科临床超说明书 使用的问题,国家药监局于2023年5月发布《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程序(试行)》,并于2024年4月18日发布《药审中心关于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细则(试行)》,对品种遴选范围、说明书修订与审核流程,以及品种申报程序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我国大洋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在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海底区域获得5块勘探合同区,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之最;资源环境调查勘探稳步推进,组织开展了近80个航次调查,形成了“多资源、多学科、多海域、多船作业”的调查格局;深海科学技术发展实现突破,调查取得的大量样品和资料,推动了深海地球科学发展,实现了深海找矿理论的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深海勇士”“奋斗者”载人潜水器,“海龙”“海马”“潜龙”无人潜水器及深海浅钻、海底电视摄像、热液快速探测系统等调查装备已成为我国深海调查的主力,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及选冶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国际海域事务深度介入,参与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全面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建设,从规则适应者成为主要参与者和倡导者,我国专家连续当选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技术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提交的100余个命名提案通过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委员会审查,中华元素和影响得到体现;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颁布实施,配套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大洋调查船队已具规模,中国大洋样品馆等综合支撑平台实现业务化运行。

  河南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张晓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我们将以环境治理改善为抓手,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让周边百姓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家茂向中新经纬介绍,宠物上门喂养过程中,存在喂养费用标准及支付起争议、宠物伤人、宠物丢失、伤病或死亡等风险。“比如在喂养过程中发生宠物咬伤、抓伤喂养人,或者在喂养过程中宠物生病、受伤、死亡等,该如何界定责任及进行赔付往往会产生争议;另外,若事前未明确约定喂养费用标准、数额,以及费用支付时间、方式等,则也会产生纠纷。”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跑6家,几乎是从早到晚了。但没觉得累,就只担心是不是没照顾好这些毛孩子,就像养我家毛孩子一样,总觉得它们太瘦了。”童童称。

  海上试验结束后,“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在为期5年的试验性应用中,“蛟龙”号奔赴南海、印度洋、太平洋,潜入海山区、冷泉区、热液区、洋中脊,探索多金属结核勘探区、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富钴结壳勘探区,亮出“十八般兵器”,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多位科学家乘坐“蛟龙”目睹了精彩纷呈的海底世界。

  近年来,“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