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揭牌成立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5-30 15:32:27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27日揭牌成立。该学院是上海首家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

  日益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亟需大量国际组织人才,但中国目前在联合国系统在职人数仅有1336人,占比2.31%,国际组织人才短缺制约着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WTO首批世界贸易组织讲席院校,同时也是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WTO亚太培训中心)。学校在WTO和国际经贸治理方面的传统优势,为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校方表示,将重点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五类人才:深谙国际事务、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领域的教学、研究人才;涉外经贸、法治和谈判领域的专业人才;非政府组织和涉外实务部门的管理人才;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据了解,该学院将积极探索本硕博高度衔接、中英法三语结合、中外高校和国际组织联合培养、特色课程与拓展活动紧密结 合、全日制培养与社会化培训相互支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而言,在本硕博衔接方面,将以法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大专业为核心支撑,探索本科、硕士、博士高度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培养模式,通过预留一定推免名额给予专项支持。

  在语言方面,通过开设英语、法语必修课和全英文专业课,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运用两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英、法),精通英语,并具备初步运用法语进行沟通和工作的能力。此外,还要探索中外高校和国际组织合作联合培养模式。

  成立仪式上,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通过视频方式致辞。张向晨指出,世界经贸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希望学校把握历史契机,积极探索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对于学院的未来建设,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突出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注重第二外语学习,培养复语型人才;三是转变培养模式,更加注重能力导向。

  商务部原副部长、世贸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希望新成立的国际组织学院精准对标国际组织用人标准,充分发挥学校在世贸组织和国际经贸治理方面的传统研究优势,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实现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院的未来发展,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加强研究,包括探索编制国际组织手册,进一步界定全球胜任力内涵,组织开展有关课题研究等;二是加强交流实践育人,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国际学习、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三是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加强人文交流理念和知识的教育传播实践,将人文交流与合作理念融入对外交往的各个领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球胜任力中心成立仪式暨“全球经贸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研讨会同日举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祁明表示,未来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将致力于实现“三个成为”:成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研究机构和卓越智库,成为国际经贸谈判沟通交流平台。期待与各方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交流,共同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深谙国际事务、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为助力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通济堰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白文斌介绍,古代通济堰灌溉工程渠首及以下的各级渠道,形成了与天然河道类似的渠系。这些渠系集合了灌溉、防洪、水运和城市供水等功能,又与河流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古人先进的水利规划理念。

  记者在现场看到,获救者十分年轻,身上盖着搜救队员提供的毛毯,戴着护颈,面色惨白,搜救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她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九龙湾车厂是港铁市区路线总厂,为观塘线列车组提供停车、测试以及维修服务。车厂东面设有多条泊位轨道,用于停泊列车。一面巨大的厚墙分隔西面的维修车坑,停车位两侧与观塘线铁轨相衔接,纵横交错的轨道延伸至室外。

揭秘机械臂上的黑科技

  试射被指验证了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确保持续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核威慑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许宜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