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社会关注的“山坡找网女孩”毕业 将投身家乡教育事业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0 18:12:58

  中新网重庆6月20日电 (记者 钟旖)“是你们亮起的灯盏,让昔日在山坡找网的女孩,沐光而行,找到了梦想的信号。”6月20日,在西南大学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毕业生代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毕业生范天兰透露,她将带着热忱,投身家乡教育事业。

  范天兰曾因在2500米的山坡上找网络上课备战高考,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她被网友称为“山坡找网女孩”,不少网民送上美好祝愿,“愿你吃过的苦,照亮你前行的路”。

  “我出生在乌蒙山,就是那个‘乌蒙 山连着山外山’的乌蒙山。从小我要翻山越岭,每天走几小时山路上学。”发言中,范天兰再次回忆起4年前的经历。她家住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炉房村,海拔很高,离县城有很远的距离。2020年2月,她求学的东陆高中组织开展网上授课,但由于山峦阻挡,范天兰家中能接收的信号十分微弱。

  “一开始我以为家里的信号能勉强支撑我上课,但没想到上课时经常卡,加载好后老师已经讲到下一题了。”为了解决这一困扰,范天兰只好跑到家旁边的山坡上,在相对空旷的地方寻找更好的网络信号上网课。

  在2500多米的山上听课,范天兰常常需要穿上厚重的羽绒服,有时她还会带上一床棉被御寒。有时候山上太冷了,手会一直哆嗦,不方便写字,她就把知识点截图下来回家再学习。同年,她以理科644分的成绩成功考取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

  “刚入校时,我几度怀疑自己不适合学地理,听不懂的专业课、看不明白的专业文献……”范天兰说,第一学年结束,她也曾感到迷茫,该如何面对那些期待的目光?所幸,在老师的鼓励和悉心指导下,在学校提供的人文经济地理实习、西北研学等实践课程中,她重新认识地理学科,迅速调整状态再出发。

  “只要攀登,就会向前。”范天兰说,大学四年,她取得了不少收获。比如撰写的方案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在《地理教育》杂志发表2篇论文……

  “对他人给予共情,对现实世界关切,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正是这向上的力量让我认识到,只有把得到的爱转化为对社会的光和热,才能活得更出彩。”现场,范天兰深情表白母校,有温度的西南大学、有爱的师生,让她在大学四年搜寻到“生命意义的信号”。

  范天兰说,祝愿所有的同学,朝着梦想留下的信号,一路前行,风雨灿烂,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振,在奉献中焕发青春光彩。

  “我决心带着对教育的热忱,回到家乡云南,成为那一束微小却坚定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谈及未来,范天兰笃定表示。(完)

  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经典研学项目“爱上科技馆”冬令营活动将分别以“能源双碳”和“数字中国”为主题开展研学半日营,通过展厅导览研学和特色动手制作,引导青少年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中科馆大讲堂”将继续推出“好奇心想象力系列”和“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主题讲座。“云享科学”线上教育活动将推出云端科学课等系列视频。

  祝振洋去年的业绩因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说起新一年的计划,他信心满满。“过完年,打算成立一家直播公司,专注于服装赛道,先在赣州市做成行业第一。”

  据了解,此沙盘由上海著名艺术雕刻大师阚三喜先生历经十四年完成,于2013年收藏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作品汇集了圆明园各种形式的微缩园林建筑,并拥有超过10万扇可以自由开合的门窗,与世界上最小的喷泉与景德镇瓷人等,为观众立体呈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尚虹波

  两国在经济上是非常一体化的,无论是在贸易还是在投资领域。保持这些强大的商业关系符合两国的最佳利益。我当然希望这种商业关系成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护栏”。

  随着春节临近,年货消费也进入年前最后一轮高峰。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前两年返乡、走亲访友的需求在2023年春节集中释放,年礼消费快速回暖。疫情下,消费者也更加注重免疫力和健康,中老年奶粉、燕窝等营养品销售快速增长。

陈俊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