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发现天竺高僧墓塔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7 09:44:33

  中新网郑州3月1日电 (记者 阚力 韩章云)记者2月29日从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获悉,洛阳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的两处建筑基址(1号、2号)皆为僧人墓塔塔基,其中,2号推断为入唐的天竺(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墓塔遗存。

  资料显示,由天竺入唐的高僧地婆诃罗,修行高深,在长安、洛阳翻译逾十部佛经,深得女皇武则天尊崇。地婆诃罗圆寂后,武则天十分悲痛,敕令将其葬 于“伊水之左,龙门山之阳”,即今天的龙门石窟东山南麓。地婆诃罗墓塔塔院后扩建为寺院,武则天将其命

  龙门香山寺是唐宋时期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与女皇武则天、大诗人白居易等有着密切关系,寺院于金元时期湮灭不闻。位于东山南麓的寺院遗址,呈阶梯状分布于多级台地上,现存面积4万余平方米。1号建筑基址发掘350平方米;2号建筑基址位于遗址区第一级最高台地上,台地海拔236米,台地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逾2050平方米。

  “2号塔基所处的最高台地,是寺院中的塔所最早占据和最先修建的,塔位于寺院大殿之后。”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介绍,据地形、地宫构造、出土砖和石刻,结合文献,判定2号塔的年代为7世纪后期,初步认为墓塔的瘗葬者为天竺高僧地婆诃罗。

  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香山寺遗址共计出土石刻、建筑构件、陶瓷器、铜铁器及钱币等遗物上万件,其中,门砧石、石门槛等刻有胡人、独角兽等精美图案。路伟称,结合文献和出土铜钱,推断香山寺及塔基建筑彻底毁于北宋末年或宋金之际。

  “唐代两京地区的佛教寺院,特别是皇家寺院遗址全面开展考古发掘并完整揭露的极少。”在路伟看来,塔基下舍利瘗埋空间构建及石函,为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与舍利器具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塔基地宫石函及石门构件的图案题材、风格特征和工艺水平,为研究唐代美术工艺、丝路文化、东都佛教艺术、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完)

  好看的:春节档大展宏“兔”

  “7公里的湖心路,我每天最少要在鸟类最活跃的早晨和傍晚走两趟。除了观察湖面、候鸟情况,还要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现在湖面结冰了,有来滑冰的,还有来冰钓的,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李国忠说。

  记者了解到,柳市镇新桥村由原后西、前西、东村三村融合而成。作为原后西片独有的成人仪式,保嗣酒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用于庆贺村里年满18周岁的男子成人,有“男子汉顶天立地”的寓意。

  然而,升学大幕还没拉开,小海就“厌学”了,试卷错得离谱,侯女士看得心惊。“我把该说的都说了,能做的都做了,他都听不进去,瞪着眼珠跟我吵。”这是侯女士一周之内第二次被儿子气得“出走”,深夜坐在麦当劳大口吸可乐。

  除了与家人团聚,黄柏翔这次回到台湾也见了不少老朋友。“很多台湾的朋友都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去大陆,包括旅游、工作等等,我看到很多人对两岸交流是很期待的。”他说。

  文字记者:王雨萧、叶昊鸣、周圆、周晔、侯文坤、徐壮

白英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