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m涨停!这家公司,明日最关键!花式“保壳”能否起死回生?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17 23:43:41

  6月17日,*ST巴安股价全天大幅震荡,振幅达到33.8%。先是早盘大幅低开,随后又直线拉升翻红,一度涨超15%,但随后股价震荡走低,午后一度翻绿,随后发力走强,以“20cm”涨停收盘。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日收盘,*ST巴安报0.85元/股,这已经是公司收盘价连续第19个交易日低于1元,这意味着,如果公司股价明日不能涨超17.1%,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

  6月14日,公司披露了变更管理层的公告,6月16日有媒体报道公司大股东内斗矛盾化解、新管理层将努力推动公司摆脱危机。但记者梳理发现,公司仍然面临多项重大风险,能否起死回生仍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大股东矛盾频发

  今年以来,*ST巴安二股东山东高创对*ST巴安多次提起诉讼,与山东高创相关的主体上海虹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迈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向公司提起了诉讼,涉案金额超过4亿元,且相关主体已经对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近日,山东高创出具了《情况说明》,称与公司及主要股东无存在矛盾。有市场分析指出,在关键的债权债务纠纷未化解的前提下,山东高创出具的说明并不能表明其放弃了对公司的债权利益,单凭一纸说明似乎难以说明公司与山东高创之间真正化解了矛盾纠纷。

  此外,自2022年以来,山东高创派驻公司的董事在公司董事会多次投出反对票,山东高创更是未参与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未获得审议通过。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山东高创和公司内部的矛盾可能仍在持续。

  内斗纠纷疑似未解除的大背景下,公司“保壳”手段频出。

  股价低于1元以来,公司披露了董事长张华根的增持计划,希望通过管理层增持提振市场信心,但从效果上看相关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仍持续低于1元。

  6月14日,公司公告称聘任胡江林为公司总经理。相关简历显示,胡江林本人并无水务方面的相关经验和背景。

  记者关注到,近期公司并未披露有关经营活动利好事项,公司通过媒体而非公共渠道披露利好信息,可能存在信息披露违规风险。

  持续经营能力堪忧

  *ST巴安2023年年报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且包含了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重大不确定

  在审计报告中,会计师明确指出公司连续多年严重亏损,大量债务违约并涉及诉讼,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部分房产被查封,管理层制定的各种应对措施是否能够落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师无法获取与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巴安公司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是否恰当。

  同时,会计师还指出对公司的诉讼及预计负债,资产减值准备的充分性、准确性,递延所得税资产可转回性,境外子公司等关键事项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记者关注到,公司已经至少连续3年大幅亏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在短时内能否恢复需要打上问号。

  另外,根据2023年年报,*ST巴安净资产仅剩7359万元,存在资不抵债的危险。

  公司六盘水项目、泰安项目等形成的长期应收款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在报表中存在大额挂账。公司在关注函回复中承认,六盘水项目业主方虽然出具了还款承诺函,但历史上存在未按期支付的情形,未来可能存在不支付款项的风险,2022年以后未支付过任何款项。在此情况下,公司对六盘水项目4.8亿元的长期应收款仅计提了4200余万元的减值,对泰安项目7000余万元的长期应收款仅计提了108万元的减值。这样的减值比例是否充分反映了相关应收款的回款风险,公司是否希望借助少计提资产减值来规避净资产为负,这些都值得投资者关注。

  此外,从今年一季报看,公司净资产规模进一步缩水,净资产为负的风险或将增加。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明子

  新华社华盛顿2月3日电(记者许缘)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失业率降至3.4%;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51.7万,明显超过市场预期。

  负责人指出,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既有线改造工程,将在不影响13号线运营的基础上,利用晚上地铁停运后的“窗口期”在既有线上开展车站改造及新加车站的施工作业,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稍有不慎将影响第二天地铁正常运营,这给地铁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参建单位已组织专门力量科技攻关,精心筹划,全力以赴完成建设任务。(完)

  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净销售额1492亿美元,同比增长9%。公司净收入3亿美元,同比下跌98%。亚马逊2022年净销售额5140亿美元,同比增长9%,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低增速。亚马逊2022年净亏损达27亿美元,股价下跌近50%。

  演员依据剧本二度创作 靠细致、复杂的人性面来支撑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分析,超过九成在华外资企业主要是面对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钱宗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