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大棚莴笋采收忙 乡贤返乡壮大“归雁经济”

来源: 知识网
2024-06-25 18:04:51

  中新网江西崇仁2月23日电(巫发阳 杨文辉)眼下,正值莴笋丰收时节。走进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六家桥乡梅坊源村,大棚内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莴笋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打捆、搬运装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六家桥乡梅坊源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尤其以秋冬菜种植为主。2023年,在六家桥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乡贤金国福积极响应号召,来到梅坊源村种植莴笋。

  “我们之前了解过市场行情,莴笋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可观,于是我们决定先试种80亩。”种植基地负责人戴夏文介绍,由于他们采取了测土配方、施了发酵有机肥,所以莴笋的产量和品质较好,莴笋亩产量达到了8000斤左右,亩产值达到了6000元左右。

  “目前,莴笋已经成为我们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梅坊源村党支部书记艾福荣介绍,很多客商在线上平台下单,源源不断的订单让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产业在村中,就业在门前。莴笋种植基地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基地周边村民就近就业。

  “我之前在四川工作,每个月能赚5000元左右,但是离家比较远,经常照顾不到家庭。现 在回到家乡,每个月也能赚5000多元,还能陪伴自己的家人,我感到很开心很满足”。村民缪江平一边工作一边说。

  近年来,崇仁县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充分运用丰富的乡贤人士资源和乡贤文化资源,立足各地自然条件、地理优势等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

  崇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立成表示,下一步,崇仁县将进一步引导乡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乡贤投身家乡建设搭建广阔舞台,壮大“归雁经济”,让各类乡贤尽展其能,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共同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完)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银行金融机构等积极性高涨,个人养老金行情迅速升温。

  “我们的订单情况还不错,年后将会到黔东南州,在当地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开展招聘,计划招700-800名一线技术工人。”刘静宇表示,除了现场招聘,公司还鼓励老员工内推新员工,并设立了具有吸引力的推荐奖。“与很多公司只发给老员工不同,我们对新老员工都有奖励,加起来最高可达2500元。”

  宽敞明亮的食堂大厅里,官兵发挥特长自制的大红灯笼、陕北剪纸等映入眼帘,喜庆祥和。“身处风雪边关,我和战友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该连下士肖杨一口“粤普”。刚跟远在广东的家人通过视频电话,他动情地说,“戍卫边防就是守护家人、保护家园,虽然远离父母亲人,但能在这里绽放青春,同样是幸福的!”

  米锋提到,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个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北京理工艾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防爆装备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卞晓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防爆球的防爆能力一般在2至3千克TNT(三硝基甲苯)当量。其自身重量通常在1吨以上,因此通常需要配合拖车使用。

  “在完成C919大飞机研发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培育、积淀了一大批本土化优秀项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玉金介绍,“大飞机创新谷”已吸引148个项目、1500多名高端人才入驻。

杨豪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