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专家库加强应急科普 青海完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机制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3 11:56:17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李隽)12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近日,该省结合机构职能调整、近年来抗震救灾实践和震情防范形势,修订发布了《青海省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通过建立专家库、新增工作组、加强应急准备和科普宣传演练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体制机制。

  《预案》分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响应机制、监测报告、应急响应、恢复与重建、保障措施、其他地震事件应急、附则等九部分。

  此次修订,该省重点调整了组织指挥体系,明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具体职责,并根据抗震救灾工作需要成立前、后方指挥部,强化统一领导、协调调度。着重优化了工作组职责分工,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新增综合协调组、专家组等工作组,并明确了各组成员单位和主要职责。

  据悉,青海省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将建立专业齐全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专家人才库,并动态更新。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需要,抽调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开展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调查评估等决策咨询服务工作。

  《预案》完善先期处置措施,针对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要求“早一秒”开展救援,同时指导基层政府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前,组织群众实施紧急避险,迅速开展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青海省明确了宣传演练要求,推动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关口前移,在《预案》中增加了应急准备和科普宣传演练的相关内容,督促各级政府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和应急演练,提升民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完)

  “我从1971年起便开始守护黔桂铁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铁路盗货分子猖獗时期,我们常与这些团伙在锋利的道砟上翻滚打斗,浑身是伤。”卢远仁回忆道。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体汉字,这是目前新疆出土最早的“中国”字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又称“五星锦”)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系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是次展览展出的周公理画作题材包括花鸟、动物、山水、人物等,在周公理的笔下均显得生气勃勃、形神俱备。据了解,周公理喜用红与绿的对比色,使画面亮丽瞩目。他擅画玫瑰及鸽子,以白色勾勒玫瑰花边及鸽子羽毛;玫瑰枝叶繁盛,聚散得宜;鸽子下笔成形,线条流畅,因此他享有“玫瑰王”及“鸽王”之称。

  投资顾问公司Moneta Group首席投资官德维特(Aoifinn Devitt)表示,已经提前看到大量企业披露指引,在进入财报季之际,该公司看多能源、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公司,对科技行业仍持谨慎态度。

  特别是在对接澳门税费服务方面,横琴税务部门推动不动产交易等澳门居民高频涉税业务全部“跨境通办”,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珠澳两地多部门签订涉澳社保业务“跨境集成办”合作协议,让澳门居民、内地赴澳务工人员可在澳门就近办理珠海社保业务。

  黄强表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有许多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挑战和困难也不小。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抓主要矛盾,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赖伊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