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两会 | 低碳发展之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性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11 00:11:44

  央视网消息:1994年,位于南海之滨的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作为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由此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和中国探索低碳之路的典范。不久前,法国青年戴亮来到这里,通过参观体验,了解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历程,也领略了中国“大国工匠”的风采。

  联合国中文日青年文化使者戴亮来自法国,法国是世界核电大国。他发现,之前在巴黎举办的世界核能工业博览会上,中国展团是除法国以外最大的国家展团。这次来广东调研,他很早就预约了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参观。

  戴亮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核电站,太棒了!那核电站里面有什么奥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在这里戴亮了解到,大亚湾核电站和他的祖国法国还有着一段特殊的渊源。这里建设之初引进的就是法国的核电技术。

  在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张锦浙介绍下,戴亮看到了很多法语的文件。

  戴亮很好奇,大亚湾核电站每年能发多少电?张锦浙给出的数字超过450亿度电。

  戴亮很想体验一下在换料机上的实习操作,于是他见到了中广核的换料专家乔素凯,乔素凯获得了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乔工告诉戴亮,更换核燃料组件就像给核电站做“心脏手术”一样,稍微出一点差错就可能导致核燃料组件报废。听说乔工30年来零失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工作人员告诉戴亮,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稳定运行30年。

  大亚湾核电站不愧是“最美核电站”,这里的碧海蓝天给戴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说:“我发现中国的核能很厉害,其实仔细想想,风能也很厉害,在法国阿萨克就有中国支持建造的风电场,不仅满足了成千上万的居民的用电需求,现在还成为了旅游景点呢。我听说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惠州风电场,那里是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我想去那里看看。”

  此次调研,让戴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核电工作人员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每个人都非常认真严谨,坚持工作二三十年,将清洁安全的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同时,中国的科技在不断发展,不仅核能发展得很好,还有风能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在法国等一些国家也有许多中国支持的能源项目,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清洁。

  低碳发展之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性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是如何通过对低碳能源的不断探索照亮绿色发展之路?“大国工匠”的匠心筑梦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来看专家的点评。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李君如表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一个人口大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要大量消耗能源,而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亮点。这个法国青年看到中国为现代化所做的探索,用清洁能源来取代不可再生的、导致大量污染的能源,也看到了中国不仅仅探索核能,还在探索风能、太阳能。这意味着我们在探索和西方工业化 、现代化不一样的现代化,不是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是消耗清洁能源来实现绿色发展的。他还看到了大亚湾核电站的管理人员那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敬业的精神。现代化是由人来实现的,没有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精神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国人。

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了。

  1月22日,大年初一。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侨乡广西北海市侨港风情街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虾饼、糖水、炒冰等特色小吃,挑逗着食客的味蕾,很多门店排起长龙。北海市侨港镇是归侨侨眷的集居地,以侨越特色著称,被誉为“深夜食堂”,是游客到北海旅游的必打卡地之一,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拉美社1月23日报道称,尽管处于经济困难,但哈瓦那的“唐人街”依然充满了中国农历新年“兔年”带来的色彩和希望,正如庆祝活动组织者所希望的那样。

八旬母亲扶着车窗告别,

  对福建投出发展“信任票”的还有外资企业。去年前11个月,福建省实际使用外资48.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3.1%。总投资420.7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落地,成为福建省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白淑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