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多管齐下,净息差跌势何时迎来拐点?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4 20:30: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

  继去年四季度首次低于1.7%后,今年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回落。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点1.5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今年一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1.47%、1.62%、1.45%、4.32%、1.72%、1.47%。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回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去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两次调降在今年生效,加之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继续调降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令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依然面临减少压力;二是今年以来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以及年初不少银行采取收工补息行为增强存款吸引力,导致存款端利息支出增加。

  所谓净息差,主要指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全部生息资产的比重,具体计算公式为“净息差=(银行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全部升息资产”。一直以来,金融市场认为净息差指标能反映银行通过贷款与投资活动所获得的净利息收入能力,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仍继续回落,但收窄幅度已有所放缓——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跌幅为15个基点,低于去年同期的17个基点。

  一位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这背后,一是近期不少银行纷纷调降3年期、5年期存款产品利率以压低存款端利息支出。二是各家银行也纷纷加大小微、绿色、科技金融贷款力度以提升贷款利息收入。

  在他看来,随着4月手工补息行为被叫停,加之银行持续优化贷款结构以增强贷款利息收入,未来银行净息差降幅或将持续收窄,甚至可能很快迎来拐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近日相关部门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未来各地房地产贷款利率或将趋降,无形间将给银行净息差继续回落构成新压力。对此银行需一面通过强化财富管理、AUM综合考核,力争提高低息活期存款占比,一面对中长期存款进行更好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算好账”,将净息差降幅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5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多位银行人士指出,这意味着相关部门在推进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同时,将采取措施兼顾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不排除未来相关部门进一步调降定期存款产品利率。

  净息差降幅趋窄

  面对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回落至历史低点1.54%,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着商业银行净息差可能逐步接近底部区间。

  光大银行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二季度起,随着存量房贷按揭利率下调等因素消化、存款“降息”红利进一步发酵,未来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将得到释放。

  一位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当前他们的净息差收窄压力较去年明显“降温”。究其原因,一是4月他们将3年期存款产品利率调降约30个基点,并计划进一步调降相关存款产品利率,令存款端利息支出压力减轻;二是今年以来他们发行的结构化存款产品额度明显缩水,也令他们的实际利息支出缩水。

  他承认,一味依赖调降存款端利息支出令净息差降幅趋窄,是不行的。目前,银行内部担心自身的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低于当地其他银行,导致存款不断搬家,令他们无法完成相关部门的金融监管要求。因此,他们对进一步降低相关存款产品利率幅度“显得”极为谨慎。

  一位城商行信贷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一方面通过增加绿色、科创、消费、小微贷款规模以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另一方面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信用资质的小微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利率定价以提升贷款整体利率水准,进而确保净息差降幅趋缓且尽快迎来拐点。

  但是,他们此举正遇到两大挑战,一是宏观经济波动加大令不少小微企业贷款意愿有所降低,二是当地优质企业吸引众多银行争相贷款,导致他们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令净息差反而可能进一步“下滑”。

  在他看来,相比上述挑战,目前银行内部正严阵以待应对新一轮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下降压力。随着近日相关部门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他们预计当地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平均降幅可能在35-40个基点,拖累银行净息差跌幅“扩大”。针对这种状况,他们除了增加小微、科创与绿色信贷需求更多贷款利息收入,还得在进一步降低存款端利息支出方面“下功夫”。

  多管齐下“控制”净息差降幅

  截至周二下午3点,中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2.568%,盘中创下5月10日以来最低点2.551%,表明各路资本仍在加大超长期国债的买入力度。

  上述农商行人士表示,这背后,是不少农商行仍在通过拉长久期的债券投资策略以提升资产收益率,应对存款端利息支出压力,令净息差仍能高于行业平均水准。

  他直言,只要3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2.6%,不少农商行就会增加购买配置力度,以此作为存款产品利率得以略高于当地其他银行(吸收更多存款)的重要支撑,且这些农商行认为此举也能令净息差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准。

  在贷款端,不少农商 行则加大当地特色产业的贷款投放力度,以获取更多的贷款利息收入

  这位农商行人士直言,未来他们能将净息差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准的另一个不容忽视因素,是农商行涉足房地产按揭贷款的金额相对较低,因此在相关部门持续调降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举措的环境下,他们所遭遇的房地产贷款利息收入减少压力相对较小。

  但是,随着超长期债券价格波动加大与宏观经济波动,他也感受到上述举措也面临新的操作挑战,一是宏观经济波动令银行日益重视贷款风险,有可能相应减少对当地部分经营风险较大企业的贷款投放,令贷款利息收入相应缩水;二是超长期国债价格波动加大,令他们债券投资风险相应加大。

  “目前,我们已一面从严增强贷款风险管控,力争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平稳,一面则加大超长期国债高抛低吸操作以规避债券价格波动风险。”这位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

  相比而言,国有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则一面继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充分保障实体的融资需求,加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一面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加大场景获客力度,通过代发薪、快捷支付、司库等业务机会,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占比不断上升,通过积极主动管理措施以改善净息差下行压力。

  一位国有大型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在负债端,他们正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强化财富管理与企业现金管理业务考核,努力提升活期存款占比;在贷款端,则增加小微、消费、科技金融、绿色贷款规模以提升贷款业务利息收入,力争将未来净息差降幅控制在较低水准。 

责任编辑:曹睿潼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4日电 题:疫情歧视和偏见几时休?

  以素心蜡梅命名的素心村是中国三大蜡梅种植基地之一。素心村党总支书记曹萍介绍说,“素心蜡梅”以花大、色艳、香浓而著称,是蜡梅中的极品。瓶插时间长达一个月,也是节庆送礼佳品。

  海外网1月14日电 据美联社、英国《卫报》等媒体消息,当地时间12日下午以来,美国多州遭龙卷风侵袭,至少9人死亡。

  2022年10月时,范先生就开始计划2023年春节出去旅游,起初他打算去三亚。“那时出境游条件还不允许,我想三亚各方面性价比不错,但到2022年12月防疫政策优化后,三亚无论酒店还是机票性价比都不如泰国,于是就决定去泰国。”

  这种艰苦,是她在20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选择电影行业的宿命。曾经的杨紫琼过着富裕的生活,从小学习芭蕾舞、绘画等各项才艺,21岁就成为马来西亚小姐。入电影圈之后,一开始,她和林青霞等人一样,扮演柔弱的女性角色,后来经过洪金宝前辈的建议,她开始转型,学武术,打沙包、踢腿,和其他武行的男性没有区别地训练。

  蜡梅一插(瓶),年就到了。在川渝地区,散落在大街小巷售卖的蜡梅枝条,最早带来“新春”的消息。一直以来,蜡梅鲜切花是静观镇冬季出产的主要产品。

黄俊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