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之乡”湖南道县“百龙出征” 千年“龙船习俗”展非遗魅力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1 02:42:41

  中新网永州5月31日电 (唐小晴 尹柳清 盘林 谢万波)5月31日,在有着独一无二竞渡风俗的湘南县城湖南永州市道县,几十万民众正在参加隆重的龙船文化盛宴。

  道县古称道州,誉为“天下谷源,理学圣地”,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家乡。端午佳节将至,这个“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用一场道州龙船“百龙出征”巡游,对外展示传承千年的道州龙船文化,擦亮“理学圣地”和“国家非遗道州龙船”品牌,展现深厚文化底蕴。

  红龙、金龙、黑虎、白虎、金凤、麒麟......民间运动员抬着雕刻精美的道州龙船头沿街展示。锣声、鼓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据史料记载,道州端午节赛龙船习俗至今已传承千年,既为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也为纪念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因为五月初五是其出生日。

  相传,舜帝南巡,溯湘江、潇水而上,迎接他的就有道州龙船。道州龙船习俗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千年历史中不断守正创新,道州龙船把龙头发展成表达情意的虎头、代表吉祥富贵的凤鸟头,逐渐衍生出代表各个村落、姓氏、信仰、习俗的独特符号,流传至今有龙头、虎头、凤头、麒麟头四大类,按颜色又分为十三种。即龙头型分红龙、黄龙、金龙、青龙、乌龙、白龙六种;虎头型分红虎、黄虎、金虎、黑虎、白虎五种;金凤型一种;麒麟型一种。

  “道州龙船最具特色的是龙船头,造型千姿百态,雕刻手法大胆夸张,着色鲜艳分明,特色突出。”62岁的龙头制作传承人陈兵寿说,工艺造型上,道州龙船头据各村族姓祭祀庙宇供奉的神龙(神灵),演变成各类龙、虎、凤、麒麟等造型,代代传袭。

  他说,龙船头一般用柳树、樟树制成,不易裂缝,防水、防腐,经久耐用,经选料、砍料、出胚 、合成,雕琢、打磨、裱漆等七八道工序。“最核心的技术是雕刻,特别是龙睛,要求大小一致,神情骄傲威严。”

  道州龙船民俗是以村落、宗族为主体,以打龙船、雕龙头、竞渡等活动为主线,由民间自发举行。整个活动凝聚力强,社会参与度高,涵盖节庆、信俗、技艺、竞技、饮食、民间传说等文化内涵。

  “在道县又有‘见头知村’一说。道县人对龙船赛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每逢端午节,身在异乡的道县人,都会穷尽办法赶回来参加龙船比赛。”道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唐超学说,目前,道州龙船赛已发展成为一项集民俗、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独特文化品牌,并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之路。

  5月31日至6月2日,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南·永州道县站)暨国家非遗道州龙船赛在道县潇水河举行,吸引全国各地6400多名运动员参赛,参赛龙船总数230余艘,赛事规模之大、龙船数量之多、参赛队员之众、社会影响之广为历年之最,彰显出道县端午节国家非遗龙船赛的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完)

  临近春节,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民间手工艺人李林也开始忙活起来,凭借专业的面点技术,一块块柔软的面团,在她的手中变身为造型各异的创意花馍。为迎接兔年的到来,她专门设计蒸制了形态生动、喜庆吉祥的兔子花馍,热气腾腾的花馍传递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是铁路运输一年最紧张的时期,我们峰顶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会影响作业的效率,这个时候我待在家里心里也不踏实。”身材瘦弱的吴昊然身手却很矫健,边说边小跑到指定位置,待解车辆接近瞬间,他挥起钩叉,对着车辆连接处的风管一钩一挑,动作灵敏,三四秒间就让连在一起的货车车辆分离。

  如今,漫步扬州街巷,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数百年前的古城中。遗落在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古街巷,不仅仅是一个个地理坐标,更是一段段耐人寻味的乡愁记忆。而体味扬州风情的最好方式,便是走一走这些千年老街小巷,踏上青石板的那一刻,梦已回千年。(完)

  为回应香港和内地人士春节期间通关需求,1月18日至2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每日单向通关名额(只适用于私家车和跨境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由1000人次提升至2000人次。由此,跨境通行客车量将持续走高。

  《意见》通过规范海域使用论证审批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提出潜水用海需求大的市县可以划定潜水区域并组织海域使用整体论证,在上述区域申请潜水用海时不再进行海域使用论证,降低企业用海成本。提出潜水用海、游艇码头和临时用海活动等海域使用权的续期管理要求,明确经营性海水浴场和游艇码头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权并可按年度缴纳海域使用金,非经营性配套设施用海可按规定免缴海域使用金。

  “世界上什么地方有我们这种优势?”李家超说。

何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