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夏季达沃斯重回大连,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9 03:32:59

  6月18日,第一财经记者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会前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题确定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据了解,今年大会的规模、场次、嘉宾数量都再创新高。据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介绍,本届年会设计了200个左右场次的活动,有近50场会议网络直播,截至目前,已有近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位商界、政界、学术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嘉宾注册参会,均创新高。

  参会嘉宾中,中国的参会者占60%左右,国际参会者占40%左右。其中,注册参会的有100多位各国政要,900多位商界领袖,涵盖制造业、能源、消费、金融业等多个行业,还有大约130多位学者和意见领袖、70多位媒体领袖、120多位全球杰出青年和全球青年领袖等参会。

  在“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会议主题下,年会将围绕六大主题展开,包括全球新经济,中国和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对人进行投资,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其中,重点场次包括“在充满竞争的世界格局中探索合作之道”“中国经济展望”“在复杂风险中寻求增长”“重新布局全球贸易路径”“应对全球金融系统碎片化”等话题。

  这也是时隔五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重回辽宁,第8次在大连举办。陈黎明表示,相比5年前,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气候变化、地缘冲突、贸易摩擦等引发了一系列风险及影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计算、能源转型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人类应当如何更好地合作,共同面对这个多种变革交织的时代,是当今世界至关重要的话题。

  陈黎明进一步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依然是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夏季达沃斯年会聚焦亚洲、放眼世界,旨在推动合作创新,就不同领域的前沿话题展开对话。从1979年至今,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保持了40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几乎贯穿了中国改革与开放的时代。”他表示,如今国际社会面临新的复杂形势,年会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于本届年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司长潘 江在发布会上提到了几个方面展望:一是通过年会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和实践,增进全球各方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二是吸引更多外资参与到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三是引导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四是展示主办城市大连市的风貌风采。

  潘江表示,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就要充分利用外资企业这一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载体。中国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且处于需求快速释放的阶段,这都将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宝贵机遇。“年会期间,我们期待全球各界尤其是商界代表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多的外资企业能够深耕中国市场,也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推动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潘江说。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多名当地人称,黄大发在虹桥家园有一处别墅。除此之外,通告显示,黄大发的现住址为喻家湖东路的虹景花园C区某栋别墅,小区毗邻东湖,属于城市的黄金地段,曾于2015年因业主擅自改扩建被央视新闻曝光。

  据宁夏青年联合会2017年10月的一篇文章报道称,李超在中信银行银川分行工作期间,通过债券、结构化等创新产品为宁夏重大项目融资超过20亿元。在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工作期间,累计为宁夏高铁建设融资超过100亿元,推动集团公司成为全区唯一银行间市场AAA评级企业。牵头完成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PPP项目,引入社会投资人资本金22亿元,完成57亿元国开发展基金申请工作,注册各类债券125亿元。获取银行综合授信额度455亿元,与保险、证券、信托等各金融机构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苏纳克政府因为要与中国接触面临保守党内部的反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前保守党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警告说,克莱弗利的访问将在保守党议员内部引起强烈反对。据了解,如果访问如期进行,苏纳克可能面临大臣的辞职。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15座副省级城市中,“85后”团市委书记目前共有4人。除了周成刚和王冬冬,另外2人是徐辉(1985年6月生,2021年8月任共青团西安市委书记)和马荧波(1985年9月生,2022年9月任共青团宁波市委书记)。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根据规定,对于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在此之前,很多机构已经对研学进行过自下而上的探索,而2016年之后,研学旅行变为自上而下的制度性推动和建设,允许学生在学期中出游,将研学纳入必修课,给教育系统和产业都带来巨大改变。”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主编张杨分析说。

张哲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