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碳账户”入选《2023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7 03:50:45

日本a级视频「金沢から能登半島をぐるっとまわってねc新潟まで行った」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厦门1月3日电 (杨伏山 钲楠)由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牵头发起、已为全国知名排球赛事品牌的2022 VAL排球联赛总决赛暨第一届野生排球2日在厦门结束最后一场比赛。qYccHIT-DcUJj6BE95h5ER92FD-“中信碳账户”入选《2023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

  6月5日,迎来第53个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六五环境日”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日,可持续发展领导力论坛暨2024“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启动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联合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共同举办。中信银行信用卡“中信碳账户”案例凭借绿色创新、开放共享的先锋实践,成功入选本届活动中发布的《2023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中国优秀行动集》,以及2023“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榜单。

  “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于2020年发起,举办四届以来,得到中国企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其中449项行动成为中国企业贡献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金钥匙行动标杆,充分展示出中国企业助力SDG实现的创新性方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领跑者形象,为推动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与贡献。

  构建低碳生态联盟 助推绿色消费转型

  今年4月22日,“中信碳账户”正式上线两周年,“中信碳账户”是中信银行信用卡率先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碳普惠平台。作为国内首个由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减排账户,“中信碳账户”以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为核心,为广大用户提供碳账户开通、核算、累计、查询、兑换等功能服务,真正成为用户的一个“绿色账户”。“中信碳账户”经过两年多的持续迭代,目前已支持全民开户,累计实现13个金融场景和低碳消费场景的碳减排量核算,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转型,截至目前,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累计碳减排量超过5万吨。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以“中信碳账户”为载体,搭建的“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入驻成员已达 20余家,覆盖了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出行、绿色回收、绿色阅读、绿色零售等消费生活场景,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融入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其中,2023年,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创新合作,打通了“中信碳账户”与中国银联“低碳计划”服务,首次实现金融业碳账户的互通、互认,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绿色低碳消费体验。近期,该行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围绕城市碳普惠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出创新举措,联合鞍钢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推出钢铁行业首个员工碳账户服务平台,该平台发挥“中信碳账户”的金融科技与数字平台优势,用科技化、智能化、可视化、专业化的方式,鼓励鞍钢资本员工积极践行低碳减排,从而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

  发行低碳主题卡 推动新能源绿色消费

  目前,大众生活方式逐渐向绿色消费转型,低耗能、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中信银行信用卡构建了“中信碳账户+低碳主题卡”的产品经营体系,发挥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协同效应,精准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高频用车和金融服务需求,以绿色金融,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此前,中信银行信用卡紧密围绕新能源车主客户绿色低碳出行的诉求,依托“金融+汽车”生态,推出两款车主信用卡产品,广受车主好评和喜爱。其中,业内首张新能源车主卡“中信银行i车卡”,为车主提供300元充电立减券包,以及加油立减、0元洗车等特色服务,一站式满足车主客户的用车和金融服务需求。此外,今年1月上线的“中信银行i车Pro卡”聚焦车主全生态服 务,为车主量身定制丰厚的用车、养车权益,其中,车主新用户每月可随心兑换充电5折、停车5折、加油8折、代驾或洗车立减20元等多种权益。

  未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将持续聚焦“五篇大文章”之一的绿色金融,基于“中信碳账户”和“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持续创新开展内外联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品创新,优化服务布局,推动城市碳普惠创新,释放大众可持续消费的潜力,以绿色金融诠释“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从“价格险”到“收入险”,不仅保价格,还保产量。大连商品交易所自2019年以来分别在8个玉米和大豆主产区开展了44个县域覆盖“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2021年,郑商所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苹果品种上探索“保险+期货”收入险。

  但即便如此,贾秀雾至今仍不清楚感染新冠有何症状,也没有养成洗手的习惯。

  李兰娟介绍,从目前临床病例治疗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后可能存在肺纤维化。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不会留下后遗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