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保荐中科磁业IPO项目质量评级D级 上市首年业绩“大变脸” 募资9亿元超募比例超100%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2 06:58:20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称:中科磁业

  代码:301141.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9月18日

  上市日期:2023年4月3日

  上市板块:创业板

  所属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保荐代表人:许刚,徐衡平

  IPO承销商: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PO律师: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问询轮数为3轮;被要求进一步用通俗易懂、简明的语言描述发行人的三创四新属性,突出发行人独有的三创四新属性或在行业内的突出领先地位;发行人未披露代理销售具体情况;发行人未披露委托加工业务具体情况;被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进一步完善原材料价格波动重大风险提示;发行人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专利侵权诉讼相关风险;被要求说明关联方与发行人是否存在重叠客户、供应商,相关交易金额情况,并提供相关关联方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数据及股东情况。

  (2)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中科磁业的上市周期是562天,高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不属于,不扣分

  (6)发行费用及发行费用率

  中科磁业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7170.42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7.86%,高于整体平均数6.35%,低于保荐人天风证券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8.07%。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5.83%。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8.81%。

  (9)发行市盈率

  中科磁业的发行市盈率为45.72倍,行业均数29.29倍,公司高于行业均值56.09%。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4.53亿元,实际募资9.13亿元,超募比例101.40 %。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21.75%,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46.15%,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53.00%。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1.88%。

  (三)总得分情况

  中科磁业IPO项目总得分为62.5分,分类D级。影响中科磁业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发行市盈率较高,超募比例较高,实际募资金额缩水,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下午2时30分左右,秦刚和布林肯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描述称,会谈开始前,布林肯和秦刚在记者面前握手,这是他们就任目前职位后的首次会面,两人都没有对媒体发表评论。“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然后进入一间明亮的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大型中国传统水墨画,从会议室的大窗户可以看到荷塘。”报道称,参加会谈的美方官员包括康达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中方官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和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李冠杰1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卡梅伦之后,历届保守党政府强调“脱欧”之后英国的特殊性,即英国是世界主导力量之一,在价值观上要靠近美国。现在虽然换了苏纳克这样追求平衡的领导人,但他骨子里也是将中国视为巨大挑战。所以出现了英国现政府既想与中国接触,又担心主流政客反弹的局面。李冠杰表示,克莱弗利在4月的讲话中从三个层面阐述英国的对华政策,其中一个层面就是同中国直接接触。但他认为,接触之后,英方大概率不会改变对华的一些错误倾向和认知。“所以我们不要对中英关系短期内出现大的改观抱太多期待。”

  中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4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流向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同比更是大幅增长了1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7.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6%。业界认为,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吸收外资增速,意味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大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救助包括一次性生活救助金和临时过渡救助金。一次性生活救助金为每户人民币5000元;临时过渡救助金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0元,暂定发放至2023年12月31日,届时根据后续安置进展情况进行转段或顺延,直至妥善解决。

  14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记者会上质问道,对于海峡论坛这一举办多年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民进党当局究竟在怕什么、挡什么?台湾民众参加两岸交流何罪之有?陆委会称海峡论坛“反独、促融、促统”,这三点哪一点在台湾现行规定禁止之列,陆委会有什么理由反对?

  今年以来,关于“国七标准正在制定,最晚将于2025年实施”等消息也反复出现,虽然仍没有官方通告,却也在业内引起了一阵讨论和争议。

叶阳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