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原标题: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日本一线和三线的区别,男叉女-zouhMTSV3A-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中新社上海4月1日电 题: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作者 范宇斌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近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周亚军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追忆祖父周大根,“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为民族大义而献身,鞭策我们后人要坚守初心,忠于祖国和人民,勇于拼搏。”

  周大根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抗战初期在浦东领导抗日武装队伍“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以下简称“保卫二中”),1938年12月在芦潮港地区(今上海浦东临港)与日寇作战中牺牲,年仅32岁。

  “祖父牺牲 时,我父亲才出生14个月,两位伯父也尚小。祖母为躲避追杀,带领3个孩子东躲西藏,居无定所。”周亚军表示,虽然素未谋面,祖父对他的成长却有重要影响。

  “祖父在黄埔军校的经历,亲属们鲜有知晓。”周亚军告诉记者,据相关史料记载、有关人士追忆及相关机构研究记录,祖父青年时期受其老师林钧的影响较深,较早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

  1924年,周大根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上海大学党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曾参加由上大师生担任先锋和主力的“五卅运动”,经历血与火的革命考验。

  1926年,周大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周大根和黄埔学员中的中共党员、革命青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被打散后,他辗转回到浦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党组织安排,祖父以泥城崇文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盐民与恶霸地主等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周亚军从祖母口中得知,1928年6月,奉上级党组织的命令,祖父与赵天鹏、唐兰生处决了奉贤四团的一名恶霸地主。三人完成任务后分头撤离,赵天鹏、唐兰生不幸被捕。“半个月后,赵天鹏英勇就义,祖父写下‘网儿虽大,捉不尽东海之鱼;钢刀虽快,杀不尽天下平民’,以此警告反动派,也表达了革命者坚定的意志。”

  1928年8月,中共南汇县委正式组建,周大根被任命为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大根在泥城组建了浦东首支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保卫二中”,并任中队长。在其带领下,“保卫二中”迅速发展壮大。

  1938年12月16日,在汇角战斗中,日军出动飞机、汽艇和大炮包围了“保卫二中”。“敌我力量悬殊,但祖父指挥部队奋勇杀敌,顽强阻击日军6个小时。在激战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和27位战友英勇殉国。”周亚军表示,祖父一生短暂,青年时期立志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反抗压迫、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后人以他为榜样,在人生道路和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2023年5月,周亚军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他表示,传承黄埔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他的责任和使命。去年,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部分会员赴广州寻迹初心之路;今年将赴武汉,踏寻先辈的足迹,回顾黄埔的历史,加强与黄埔会员及亲属的沟通联系,传承好黄埔精神。

  在周亚军看来,黄埔军校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平凡,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在此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走向了东征、北伐和抗日的战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周亚军表示,在新征程中,弘扬黄埔精神要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促进团结合作、强化历史责任、增强文化自信,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

  他还谈及,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将积极拓展与台湾黄埔组织联系,争取扩大两岸黄埔组织交流,特别是黄埔后代和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完)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各地“年货节”购物活动带动,物流行业景气度正在快速恢复。物流快递企业信心十足,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便利百姓生活。/Default.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