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焕新生 江西龙南在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7 08:25:56

  中新网江西龙南6月6日电 (熊锦阳)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主会场活动6日在“世界围屋之都”江西赣州龙南市开幕。百余名江西文旅界代表以及游客走进龙南,沉浸式体验龙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开幕式上,开场舞蹈《来的都是客》中,舞者们用热情洋溢的舞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现江西人民的热情与好客。随后,大型历史纪录片《史说江西》通过影像,游客可穿越千年时光,领略江西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

  随后,开幕式上公布了江西省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上饶市博物馆入选,现场还公布了2023年江西省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

  与会嘉宾和游客还深入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阳明心谷、关西新围、西昌围等文物活化利用点实地参观,亲身感受龙南特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魅力。

  “来到龙南后,一步一惊艳!不仅亲身体验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也品尝到了许多客家非遗小吃,还在展馆里看到了诸多非遗传承。这一趟的感觉非常好,将文化遗产与社会同步发展结合的保护利用模式真的很新颖、很有创意。”游客夏女士说道。

  龙南市是江西的南大门、千年客家古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遗产众多。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在龙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近年来,龙南市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计划,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000万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保护修缮乌石围、龙光围、西昌围等多处文保单位和51座客家围屋。同时,积极探索“文物围屋+文化旅游”“文物+非遗传承”等发展模式,建成全国唯一一座围屋主题博物馆,整合打造国家4A级关西围屋群景区、“世界客家第一村”等景区,形成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的发展格局。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结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精神根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本次活动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把江西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和宣传展示传播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为公众奉献一场场文化盛宴,必将对动员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珍爱文化遗产浓厚氛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完)

  已故民俗学家山曼曾提出,“之”是“到”的意思,“罘”是捕鸟兽的网具,“之罘”的意思是到铺设捕兽网具的地方去。因古时这里山大、沟深、草多,野兽也多,古人在此支网围捕。

  本次权益变动不涉及山东龙脊岛持有国美通讯的股份数量和持股比例变化,本次权益变动后,国美通讯的控股股东仍为山东龙脊岛,但国美通讯将变为无实际控制人。(中新财经)

  《计划》要求,全面提升5G网络能效。研究制定深圳5G网络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开展5G网络测试评估,提升5G网络服务质量。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加大对重点区域、场所5G网络的优化力度,全年新增5G基站10000个,全市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bps、上行速率达到100Mbps,重点区域下载速率达到1000Mbps、上行速率达到200Mbps,网络速率和用户体验感大幅提升。

  茶胶省巴提县达弄村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以南约60公里。规整的高棉风格吊脚楼、平坦宽阔的乡村公路、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发电板、崭新的清洁水生产站……这个颇为现代化的村子,正是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所在地。

  开展外摆商业是为了更好满足群众休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要,把握这个基本点才能更好贴合消费者需求,激活消费市场潜力。

  本报记者 王明峰

蔡惠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