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名单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4 12:43:23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为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示范应用,构建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生态,经过高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论证,北京市教委遴选出首批12个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要求,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的示范应用,遴选支持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代表性的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场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今年4月下旬以来,市教委教育信息化处会同相关处室,面向市属高校开展了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建设申报工作,场景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环境、学校治理、终身学习等几个方面,重点关注对学校现有办学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产生的根本性影响,体现“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体现三个特点

  综合考虑场景方向、示范带动作用等因素,评选出其中的12个案例作为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概括为三个方向:

  一是支撑高校专业学科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数学个性化教与学、中国戏曲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戏曲教育教学创新、北京市财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首都医科大学智慧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等。

  二是大模型助力教学科研创新,通过跨学科知识图谱构建和大模型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包括:北京工商大学数字商学交叉学科大模型教学平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AIGC智慧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北方工业大学新工科个性化学习和能力测评等。

  三是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水平,深化治理方式变革,优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助力校园精细化管理和师生个性化服务。包括:北京工业大学校园AI门户全场景应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智能应用平台等。

  将打 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北京市教委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开展典型应用场景的培育与指导,并充分发挥典型应用场景的示范引领作用。

  针对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北京市教委提出,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要求。人工智能为教育提质升级提供了发展路径,是开辟首都教育发展新赛道、新优势的主要突破口,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各高校要积极拥抱新技术革命,统筹规划,主动应对,把人工智能融入到立德树人、办学治校全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优势,也要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样板。

  坚持业务驱动,创新推进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各高校要将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整合多元力量参与,强化配套保障措施,坚持“业务驱动、应用为王”的总体原则,聚焦新时代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科学研究、质量评价、交流合作、校园治理、创业就业等方面,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成效。建立由学校应用需求推动、企业技术迭代、专家团队专业指导的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协同机制,采取项目化管理、责任制推进方式压实工作责任。

  对于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要注重经验总结、方法提炼,市教委将采取多种形式跟踪收集各学校典型应用场景推进情况,及时进行宣传推广。

  北京市教委表示,首批未入选典型应用场景名单的学校,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规划和建设,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首都高等教育领域形成生动实践。(完)

  (三)鼓励台胞来闽就业。支持在闽各类企业特别是台企聘用更多台湾员工。加大在闽职业学校招聘台湾教师力度。进一步扩大直接采认台湾职业资格范围。台湾地区医师按规定在闽执业。逐步扩大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台湾居民在闽从事律师职业的执业范围。大力发展包括台资机构在内的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一旦飞机接地,会启动整个飞机的应急逃生程序。应急逃生舱口一旦开启,空乘会指挥乘客按照区域从离自己最近的舱口逃生,时间分秒必争,非常宝贵,毕竟飞机已经有了火情,所以还是有起火的可能。”

  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今天(9月12日)举行。中国亚运代表团成员共1329名,其中运动员886人,女运动员437人,男运动员449人,平均年龄25岁,包括了36名奥运冠军。 (总台央视记者 杨威)

  张强:根据团队在不同排放场景下的预估,2021~2050年,西北地区一直呈变湿趋势, 但相对于过去30年,变湿趋势明显放缓。相较降水,增温改变的幅度可能更大,预估显示,到21世纪末,西北整体从中温带过渡到暖温带并非没有可能。对西北而言,温度增加是弊大于利,如果温度带真的改变,冰川、积雪、冻土会进一步融化。

  第四章“合规风险管理”,主要介绍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经营者集中合规管理制度,特别是建议企业在投资并购决策流程中嵌入经营者集中合规审核,同时明确合规管理部门、合规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有关经营者集中合规建议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等。

  丁一汇:西北暖湿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并存。对农业和牧业而言,西北暖湿化有有利的一面。降水增多,会使得草长得更高、更加繁茂,这在新疆的伊犁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伊犁地区、北疆西部地区、陇东地区的农业区有条件得以扩大,水资源的问题也得到缓解。值得指出,整个西北地区,21世纪以来,降水增加最显著的是陇东地区,以前,甘肃东部基本上是干旱区。除此之外,青海的降水也大幅度增加。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8年回升,2022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57米,明显超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水位,青海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够并正在得以改善。

林升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