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澄泥砚:三代匠心一方砚 方寸乾坤衔古今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5-26 00:01:40

  中新网运城5月24日电 题:绛州澄泥砚:三代匠心一方砚 方寸乾

  作者 高雨晴 杨佩佩

  三代匠心,守护一方砚台。在三代人的接力守护下,绛州澄泥砚从千年古城新绛走向世界舞台。

  24日,“行走河东·沿着黄河看非遗”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活动期间,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地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了解沉淀千百年的“古”泥,如何华丽“变身”为一方砚台。

  澄泥砚始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山西绛州澄泥砚与甘肃的洮河砚、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在明末清初失传。

  1986年,新绛县光村人蔺涛与父亲蔺永茂开始挖掘、研制绛州澄泥砚,并成立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料以及成熟的工艺流程,他们只有从文献古籍当中寻求答案。

  父子二人搜集整理了《文房四谱》《砚史》《西清砚谱》等文献资料与澄泥砚有关的零星记录,经过几百次试验,终在1993年将失传三百多年的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恢复成功,使这一民族瑰宝重放异彩。2008年,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泥、澄泥过滤、绢袋压滤、陈泥、揉泥、制坯、阴房晾干、雕刻、砂磨、入窑烧制、出窑、成品水磨……蔺涛说,制作一方澄泥砚,需经过几十道工序、近一年时间,且成品率只有30%左右。

  蔺涛介绍,在质地上,绛州澄泥砚具备温润如玉、坚硬如石、耐磨不渗水的品质;在色彩上,恢复了古澄泥砚朱砂红、豆绿砂等上乘颜色;在造型上,传统与创新并存,产品设计精巧文雅,数量已达上千种;在题材上,广泛多样,传说故事、山川名胜等尽有涉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多年来,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的制砚师们,在继承发扬传统技艺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所制绛州澄泥砚既保持传统特色,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创新表达方面,蔺涛的儿子蔺霄鳞烧制的豆沙绿砚台就是最好的证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录制电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时曾说,“豆沙绿特别难烧,这非常难得。”

  “设计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图片。每当设计出现瓶颈,我就想一个人走走看看,寻找要提取的元素和表现手法,来呈现自己想表达的创意。”结合时下年轻群体喜欢的话题,蔺霄鳞设计出一系列作品,“圈粉”不少年轻人。

  如今,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已发展成为集交流、展示、技艺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绛州澄泥砚文化园。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展示为特色,包括绛州澄泥砚珍品博物馆、国家级制砚大师珍品馆、非遗展示中心等,全方位展出当地非遗文化,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来此参观,先后接待了三批“中国寻根之旅”或“亲情中华”夏令营2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体验学习。

  被称为“山西三宝”之一的绛州澄泥砚不仅享誉全国,同时还作为“文化使者”,“走访”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匈牙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希望与高校加强合作,培养更多年轻人,传承好这门技艺。同时,设计出更多时尚、富有青春气息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澄泥砚。”蔺涛说。(完)

  除浙商证券外,近一个月内,财达证券于去年12月26日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50亿元;紧随其后(去年12月30日),华泰证券抛出的不超280亿元的巨额AH配股方案则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奶奶每天回家很晚,我没有饭吃,我很饿。”这是一名同学在纸条上写的文字。老人忙于农活,常常回家很晚。看到纸条,余盟决定周末请这名同学留下来一同吃饭。“做了一碗炒饭,配了一瓶牛奶和一碗香肠。”

  像王鑫这样,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夜饭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随着样式不断创新、品质不断提高,预制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每一种油,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都有所欠缺。建议大家适当调换不同种类食用油。

  “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嘱咐我们保重身体,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参加视频连线的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刘小兰老人一脸幸福。

  王跃文的故乡在湖南溆浦,这里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地标之一。2300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流放于溆浦,生活达9年之久,写下《离骚》《九歌》《涉江》等楚辞名篇,其中有“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之句。其境内水脉溆水,南起金子山,汇流西注沅水。至此,一条熟悉的文学之河映入我们的心田,沈从文这样说明自己的创作之源:“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此水即为沅水,沈从文心心念念的母亲河。《家山》表现“人情美”、山水田园的美、耕织劳作的美,营构生命的诗意,表现人与大地、人与自然的和谐诗意的融合,这些美学特征都深刻地体现了乡土和文化对作家的双重滋养。

谢佳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