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手绘作品公益展在广州开展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5-31 22:01:18

  中新网广州5月31日电 (记者 蔡敏婕)色彩斑斓的流体画、充满童趣的彩绘雨伞、别具一格的扎染画......“E起发声 与星为友”特需儿童手绘作品公益展31日在广州举行,数十件由孤独症儿童创作或者共同创作的作品陈列在大厅内,吸引往来观众关注。

  据悉,该批作品一部分由孤独症儿童创作,还有一部分则是其与志愿者协作而成。今年4月,为了让社会对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有更多的了解,多家企业发起“E起发声 与星为友”网络志愿活动,旨在通过有声故事录制、绘画共创等活动,让孤独症儿童的故事被更多人听到、看到,让大众对这些孩子有更多了解。

  在当天的活动上,主办方邀请两位特需儿童进行电子琴和歌唱表演,其精彩的演出也获得围观民众的掌声。“每一颗‘星星’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态,提升孤独症儿童家庭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该活动发起企业之一的三七互娱相关负责人说道,“看他们的表演,欣赏他 们的作品,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比普通的孩子差,他们需要的只是更多的理解以及尊重”。

  活动当天,由主办方打造的“声音陪伴电台”也在音乐平台上线。30位“星星守护网络志愿者”,录制了一批涵盖情绪认知、社交认知及科普知识的小故事。据介绍,这批故事均是结合特需机构专家意见,从适宜的儿童绘本故事中精选而出,志愿者们会结合自己的声音优势,选择故事进行朗读、录制。

  志愿者阿瑶是此次入选的30名志愿者之一。在参与此次活动之前,她参加了多次线下特需儿童陪伴、交流活动。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她深知养育孩子的不易,而在和孤独症儿童深入接触和互动后,她发现这些儿童的家庭比普通人家付出的要更多,更加的不容易。她希望,自己的这份爱心,能为孤独症孩子的成长带去帮助,为家长减轻些许负担,“希望更多企业、机构加入到志愿公益行动中,提升社会包容和接纳度,为特需儿童和家庭创造更加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完)

  将待查的史料原文键入检索框,再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古籍版本比对和流变探讨,这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系博士生周琪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时的熟练流程。“在我看来,数据化的古籍资料覆盖面广、检索迅速,在查询传世文献和甲骨文、金文等内容时助力很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我厘清史料的版本情况和流传演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我的很多同学都经常使用古籍数据库。”她这样讲述自己对古籍数据库的感受。

  <strong>汽车出口创新纪录!突破300万辆</strong>

  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牵挂亲人的身影,也是一份份思乡心切的想念。许多网友,已经迫不及待踏上了回乡路。2023春运,在生机勃勃中呈现一片温暖祥和的画卷。

  她介绍,在文化村长的带动下,各嘎查村自发组织了业余演出队伍,在基层形成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最炫的民族风”,同时推出了12个文艺类项目,包含了摄影、美术、书法、器乐、歌舞等,提高了村民的艺术鉴赏能力,也帮助他们学习艺术知识。截至目前,文化村长为嘎查村创作了30首村歌、12支村舞、60幅村画,“这些冒着热气,带着露珠,有人间烟火气的文艺作品深受老乡人的喜爱。”

  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设立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建立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共同设立“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种质资源研究(海南)基地”,建立起集种业司法审判、服务保障、理论研究、田间实践职能为一体的多角度全方位工作机制和“一庭一点两基地”的工作布局,保障国家种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助力生物科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从“二十条”到“新十条”,再到“乙类乙管”,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是科学防控的及时、必要之举,也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长远之举。

童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