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夏文化探索者 这部作品如何为考古修史?

来源: 学习网
2024-06-21 21:36:41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记者从主办方获悉,19日,《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全2册)》(以下简称《手铲释天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到场嘉宾对该书的内容、出版价值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据悉,《手铲释天书》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几代专注于夏文化研究的学者求证夏王朝的思想、路径与成就,总体反映了迄今为止夏文化研究的历史、成果及共识,该书为考古修史,为学者立传,力求让读者对夏文化、对考古学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发布会上,三位夏文化考古亲历 者也进行了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长期从事夏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曾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和偃师商城等夏商都城遗址工作20余年,是国内夏商考古领域知名学者。他讲解了中国人的“寻夏情结”,阐释了中国考古人为什么要探索夏文化,以及如何探索夏文化。

  在发言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袁广阔从“夏商之变”的角度出发,在讲解中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夏商文明相互交融的关系,并表示“该书是这些年夏文化总体探索的一个成果”。

  本书作者张立东曾参与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多年,也亲身经历了夏文化探索的几次热潮。

  结合图书,他讲述了中国考古人从事夏文化探索的历程,让在场读者体会到,《手铲释天书》既是一部夏文化研究的学术史,也是一部夏文化考古学者的心灵史。(完)

  大熊猫“小丫”因为有两个可爱而潦草的“丸子头”走红网络,被许多网友喜欢。近日,网传“小丫”因尿毒症去世,引发关注。29日,陕西省林业局相关人士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小丫”的确因尿毒症于去年6月去世。

  2019年,当时照顾“高高”的饲养师介绍,“高高”作为一只老龄大熊猫,在饲养上与青壮年大熊猫有所不同。为了保护它的肠胃,“熊猫厨房”会将新鲜的竹叶清洗晒干后剪成碎片,和大熊猫精饲料混合后,加入“高高”爱吃的蜂蜜做成香喷喷的丸子。

  从28岁到43岁,申军良最好的15年花在了寻子路上。他和妻子变卖了房子,花光了存款。如今,他们依然住在出租屋里,身后还欠着几十万的债。

  担任示范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期间,郭某某负责全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策划推动了沁泉湖公园项目建设大北张村拆迁及和屯村拆迁,示范区城改项目金沙社区、沁苑社区、滨河社区等5个社区安置房建设,项目多为该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工程。

  对此,一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的1岁,相当于人类的3.5岁左右,由此推算,“小丫”处于青壮年阶段。至于尿毒症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原因,包括自身、环境以及食物等,具体发病原因要具体分析。不过,相对大熊猫老龄阶段,幼年、青壮年阶段患尿毒症的发病几率的确较低。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等认为,食品价格走低将主导4月CPI走势,同比或将回落至0.2%附近。4月出栏旺盛叠加消费淡季导致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鲜菜价格亦出现季节性回落。成品油价格调升和核心CPI的持续修复则将成为推升CPI的主要力量。

张冰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